故事要追溯到1992年,联合国看这个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坐不住了通过一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是强制规定发达国家
碳排放要多少,发展中国家就暂时没有约束,毕竟还得发展。然后,一直到1997年,这个
碳交易在《京都议定书》中就产生了,就是把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变成商品,形成的这种市场化减排机制。
看新闻时,经常看到“碳排放交易”这个词眼,但是搞不清到底啥是“碳排放交易”,真算得上一个陌生的熟悉词汇!
什么是碳排放交易?
这得从《京都议定书》谈起。
《京都议定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制定。目的就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该议定书允许采取四种减排方式,就包括了”碳排放交易“。
也就是说,”碳排放交易“是《京都议定书》允许的四种减排方法之一。
具体咋操作?
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签约国,那么就要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承诺。
既然是交易,肯定是双方或者多方。
做碳排放交易最基本的是要对这个地区确定一个总的碳排放量,然后确定一些排放额度,把这些额度分配给各行业的重点排放企业。
比如,A企业一年碳排放额度为10万吨,实际却要排20万吨;
B企业一年碳排放额度为10万吨,实际只排5万吨;
A企业打算花钱买超出的10万吨额度,B企业打算卖出5万吨剩余额度,这样的企业走到一块进行交易,就叫做碳排放(权)交易,交易的场所称为碳排放权交易所。
目前,中国有7家碳排放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