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始于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我国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开发了
方法学,组织了能力建设活动。我国的企业表现出参与
碳减排的热情,截至2017年7月,全球共注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7777个,其中来自中国的项目数量占比接近50%。
为鼓励、支持有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特别是没有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任务的企业主动参与减排活动,201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自愿减排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推动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截至2017年6月,中国共备案了1047个自愿减排项目,其中超过85%来自可再生能源项目,累计备案减排量超过7000万吨。
从2011年起,我国在7个省市开展了
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通过
试点探索了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制度设计,初步形成了相关政策、交易体系和碳排放交易市场,初步发挥了发现碳
价格作用。通过在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建立抵消机制,允许企业使用部分自愿减排量完成
履约义务,降低了控排企业的减排成本。
碳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应用提高了政府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设计和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激发了了企业界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增进了企业的碳减排和碳资产意识,培育了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咨询、核查、交易等方面的第三方机构;市场机制的运用,还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筹集了部分资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碳交易资料库 请登录:
http://www.huanjing100.com
目前,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其中既有像欧盟这样的跨国市场,也有像北美这样的区域性市场。实践证明,碳排放交易可以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