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试点探索阶段(2012年~2015年)”: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要鼓励各试点地区采取各种方式,大胆闯、勇于试,尽快实现各种强制性减排模式的尝试和突破”。既要鼓励各地区开展基于特定单一行业、一级现货市场的强制性交易;更要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构建覆盖多个行业、一二级市场一体化的强制减排市场。中央层面要尽快出台相关的“区域碳交易指导意见”,要出台相关政策,从激励机制上根本解决试点地区动力不足的问题,要尽快制定“国内碳交易市场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给予各类参与主体稳定的预期。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地区试点探索阶段 | 地区试点完善推广阶段 | 全国市场建设阶段 | 国际市场迈进阶段 | |
---|---|---|---|---|
时期 | 2012年~2015年 | 2016年~2020年 | 2021年~2030年 | 2030年以后 |
自愿到强制 | 尽快建立和实行试点地区的强制性市场 | 试点地区实行自愿+强制市场,推广地区通过自愿交易等方式参与 | 逐步建立全国性强制市场,构建(区域市场+全国市场)&(自愿+强制)的排放权体系 | 构建(区域+国内+国际)&(自愿+强制)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
特定行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到整体经济 |
实现试点地区特点行业的强制减排,尽快推广试点地区覆盖多个行业的强制减排 | 进一步完善试点地区的多个行业碳交易市场 | 逐步建立覆盖多个行业的全国性强制减排市场 | 构建(区域+国内+国际)&(自愿+强制)&(多个行业)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
区域试点 到全国市场 |
区域试点 | 完善区域试点,带动相关地区减排,进行建设全国市场的研究 | 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性市场 | — |
一级现货市场 到二级金融市场 |
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构建一二级市场一体化的碳交易市场 | 完善试点地区的一二级一体化的碳交易市场 | 逐步建立一二级一体化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 逐步实现国内一二级市场一体化碳交易市场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接轨 |
国内市场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到国际市场 |
— | — | — | 逐步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
阶段目标 | 试点地区尝试各种形式,建立强制性减排市场 | 形成较为完善的试点区域碳交易市场,发挥其核心作用带动其他区域的减排,为建立全国性市场做准备 | 逐步建立一二级市场一体化、覆盖多个行业的强制减排的全国市场 | 逐步实现国内碳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
主要任务 |
地方层面:试点地区建立覆盖多个行业、一二级市场一体化强制减排市场; 中央层面:出台“地区碳交易试点指导意见”,制定“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长期规划“ |
地方层面:试点地区完善其碳交易市场,非试点地区积极参与减排行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中央层面:总结区域试点经验,研究制定全国性市场的方案 |
地方层面:实现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对接和转换; 中央层面:全国建设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
地方层面:基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参与全国和国际市场; 中央层面:遵循国内实际发展需要,逐步实现国内碳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
“地区试点完善推广阶段(2016年~2020年)”,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完善区域试点的碳交易市场,发挥其核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的减排行动,并研究制定出全国性市场的实施方案”。在地方层面,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非试点地区参与试点地区碳交易市场的机制;另一方面可扩大试点范围。在中央层面,要加强对地区试点的宏观指导,总结相关经验,开展研究,加强能力建设,为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做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全国市场建设阶段(2021年~2030年)”,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个覆盖多个行业、一二级市场一体化的强制性全国市场”。在地方层面要逐步实现区域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对接和转换;在中央层面,要加强一系列的制度、机构、技术、人员等建设,将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放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整体框架下,与其他机制的完善统筹协调,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国际市场迈进阶段(2031年以后)”,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应从国内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要求,服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向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