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交易任重道远:碳交易是指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2011年11月发改委公布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7地先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从此开启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但由于政策的不明朗(国内碳交易制度缺失,并没有相关政策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以强制约束,欧盟有绝对的年碳排放额)、地方化交易模式的空间所限(各区域间在开展碳交易活动时会受限于各地经济结构模式、计量办法、交易规则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使得各地标准较为混乱,而欧洲只有一个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原因,我国碳交易市场并不活跃。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政策刺激不断,未来值得期待:由于碳排放对我国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对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去年年底中美就已经发布了一份《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共同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的相关协议,中方承诺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而今年9月中美两国再度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继去年年底中美两国“里程碑式”的协议后,此举将再度成为中国在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一大步,且这是中国首次明确建立全国碳市场的“时间表”!在联合声明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政府承诺将拿出200亿元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无论是公开承诺还是对外捐助,都在显示中国对推进碳排放交易的决心,而本年年底举行的巴黎气候谈判更有可能成为我国碳交易发展的里程碑。联合声明还提出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为碳排放市场,后续交易量望达到30-40亿吨/年,是欧盟碳交易市场的一倍(2014年欧盟交易量400多亿欧元),随着政策立法的完善,后续空间非常广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