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通过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和水圈的变化和传输的总过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2.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大气中氧气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3.碳在生物圈中存在的形式:有机物(OC)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4.碳在水圈中存在的形式:DIC,DOC,POC,OC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5.碳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形式:OC(包括化石燃料),碳酸盐
6.碳在土壤圈中存在形式:OC(活生物,死生物物质)
7.碳在大气圈中存在形式:CO2, CH4,CO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近来的研究表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碳汇”,固定了大部分全球碳循环中去向不明的CO2,持续20余年的失汇之谜有了答案。2001年,美国两个原本意见相左的科研小组达成一致:美国的碳汇吸收了该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三分之一。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中国的碳收支(GtC,GtC/yr):没有人类活动失汇,在目前情况下是源,按面积平均是全球的2倍,但人均量小于世界平均水平。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