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往往是没有界限的,它是一个区域的污染,会很快影响到其他的区域,影响到其他周边国家。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不仅仅是政府的行动,私营企业、公民个人都可以在里面发挥作用。城市之间也可以做一些相互的技术转移,国际性的合作也很重要。
梁秀峰
由于能源短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其能源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对大气污染、酸雨、森林减少等区域环境问题以及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等全球环境问题,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环境问题在能源政策中也已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政府的能源和环境政策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方法,除了必要的制度安排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历史上,也正是因为技术进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才没有成为现实。
在复旦大学教授陈诗一主持的2014年上海
论坛能源环境分
论坛中,学者们就环境与能源政策展开讨论。《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摘录了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潘家华 (中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中国的减排在于行动
中国的高
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工业领域,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城市在生活消费、交通结构方面不一样。所以如果中国要想把温室气体大幅度减下来的话,就只能是去工业化,而去工业化在这个阶段显然不现实。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氛围现在很紧张,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期待也比较高,那么中国可以承诺多少呢?中国的高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工业领域,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城市在生活消费、交通结构方面不一样。所以如果中国要想把温室气体大幅度减下来的话,就只能是去工业化,而去工业化在中国目前这个阶段显然不现实。
所以中国的减排在于行动。大家看水电的装机,中国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大家都说中国排放世界第一,其实没看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也是世界第一。发达国家应该换一种角度来看中国对世界减排的贡献,而不仅仅看中国减排一定要哪一年实现峰值,一定要减到多少比例,我们要换一种思维看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中国装机容量目前就是这样的情况,还有目前我们在建的风电和光伏,更不用说太阳能热水器,如果都包括进来的话,我们所做的贡献比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所占的比例还要高。
我们现在寻求
绿色发展,包括
碳交易,还有循环发展,废弃物利用,这些中国做得最好。再看我们的创新发展,今天来上海,很多人坐高铁。大家知道,坐飞机要比做火车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现在大家更倾向坐高铁,这是做的贡献,我们这些贡献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产生的效用远远比峰值效果要好得多。我们现在采用阶梯电价,
北京等很多地方已经实施,而这是发达国家都没有做的。还有我们的碳
交易系统,在国家发改委前几天的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中,非常明确提出要排放控制,要全国
试点,要建全国统一市场,这种重视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们这样的强度。原来我们都是学欧洲、美国,现在我们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在哪儿呢?以前我们说中国应该提前实现峰值,中国应该相对1990年或者2010年要减排多少,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减排的行动,这才是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间真正有价值的贡献。
刘宇(中科院政策所研究员):
碳交易降低减排成本
碳交易的引入会大幅度地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率。中国的碳排放交易第一轮就影响了90%行业的表现。行业的排放强度越高,受到的冲击越大,电力、化工、金属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大。第二轮的影响,比如说铁矿石和原油,也受到了冲击。
不引入碳交易,广东减排一吨成本在1300块左右,湖北只有310块。如果引入碳交易模式的情况下,广东一吨边际减排成本由1300块下降到了不到500块,但湖北由于边际减排成本低,会把省出来的配额卖给广东,所以上升到差不多700块。总体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减排成本降低了将近400块。碳交易的引入会大幅度地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率。
碳交易的引入会大幅度地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率。中国的碳排放交易第一轮就影响了90%行业的表现。行业的排放强度越高,受到的冲击越大,电力、化工、金属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大。第二轮的影响,比如说铁矿石和原油,也受到了冲击,它们的下游是金属制造业和原油,属于高排放的行业。建筑业也受到打击。
另外,是不是征收了
碳税和实行碳交易之后对所有的部门都会有负面的影响?答案是否定的。农业、教育、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并没有受到攻击,相反还有正面的影响,我们的解释是一般这些行业很少直接使用能源排放,这样就避开了冲击。
YongorkChoi(韩国仁荷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用政府补贴鼓励企业减排
中国是世界工厂,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大部分中国生产的产品是在发达国家消费的。所以说中国的二氧化碳很多是为西方国家排放的,发达国家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政府补贴,来鼓励企业降低排放。
一个国家的政策应该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综合复杂性的信息要考量,不然会产生一些困惑。比如中国是世界工厂,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大部分中国生产的产品是在发达国家消费的。所以说中国的二氧化碳很多是为西方国家排放的,发达国家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政府补贴,来鼓励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生产当中来降低排放。
经济发展也好,降低排放也好,还有可持续的发展也好,我们认为应当达到一个很好的和谐。当然我们应当找到一种很好的范例,我们必须学会来把我们生产当中的投入降低到最低,同时我们要把生产产出达到最大化。如果我们只是考虑这样一个效率的话,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些架构,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