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陈广卫:多措并举“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网索炜2021-06-11 09:42

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在新华网举办的以“锚定'‘3060',低碳发展擎画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21六五环境日网络高端对话上,中国石化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副总经理陈广卫表示,中国石化正采用多种手段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第一时间成立了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制定了早于国家10年碳中和的“3050”目标。
 
“这个目标的提出基于我们央企的责任担当,压力也是很大的。”陈广卫表示,石化行业是碳排放大户,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2030年前,碳排放仍然有上升的趋势,因而中国石化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
 
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中国石化提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标,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三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
 
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中国石化将自主实践路径概括为“多”“少”“快”“好”四个字。
 
“多”——即要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在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的同时,中国石化将“把从烃到氢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最高优先级”,从氢的产、运、供、销全产业链积极布局,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地热方面,中国石化已经运用成熟的技术在河北雄县打造了“无烟城”,该县95%的供热均采用地热供暖,在全国的地热供暖能力已经达到6000万平方米;此外,中国石化还计划发挥公司在生物柴油、生物航煤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做大生物航煤产能,减少航空的碳排放。同时,积极建设光伏、风电试点项目,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比例。
 
“少”——即减少自身在生产过程当中使用的化石能源。具体而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淘汰高耗能、低效的落后产能;做好原料结构调整,发展分子炼油、氢基炼化,将原料轻质化、低碳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炼油向化工转型;能源结构调整,就是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自身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废油脂、废塑料、废橡胶作为原料回收。抓好节能增效工作,2014年,中国石化在国内率先启动“能效倍增”计划,力争生产同样产品,能耗大大减少,该项工作迄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集团多家企业获“能效领跑者”称号。
 
“快”——即加快零碳、负碳技术的突破,加快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如:生产乙醇、锂电池电解液和可降解塑料。“现在这些技术大多数还都处于中试或者是小规模生产阶段,我们在这块要加大技术投入。”陈广卫说,CCUS等技术在研发及成本的降低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中国石化将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打造百万吨级的CCUS示范项目。
 
“好”——即做好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5月,与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甲烷控排联盟,力争实现2025年天然气生产过程甲烷平均排放强度降到0.25%以下,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努力于2035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6月底前全国碳市场将启动。陈广卫表示,全国碳市场的开启对中国石化而言是一个契机。中国石化在前期试点阶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组织和成立了专门的交易队伍,对各个企业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摸清”家底。同时,中国石化还将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首日首单交易,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全国碳市场的开启,推动公司的碳减排工作走上新台阶。
 
对于全国碳交易市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陈广卫建议:可以丰富交易品种与参与主体,在促进市场活跃性的同时,更好地对公众进行降碳宣传教育,带动全社会自愿减排的行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