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议题的全球化性质

文章来源:能源基金会碳交易网2020-12-15 13:15

乔纳森·潘兴
Jonathan PERSHING
威廉与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环境项目主任
 
净零排放是整个世界都在朝之努力的目标。如果无法实现净零,将会给全球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真切并且广泛存在的,不仅对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都会造成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均衡,某些地区受影响的程度会更严重,尤其是那些经济落后,以及气候导致自然灾害更多发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本身就已经受困于贫穷和资源困乏等问题了,解决气候变化更显重要。
 
中国事实上是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之一,因而也在解决排放问题方面成为了先驱。中国在着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成为了其他国家的范例,如果中国做的不够其他国家可能也会做的不够;相反,如果中国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问题,其他国家也可能有效解决问题。回到这次会议发布《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指出了哪些是重要的议题,中国能根据这些建议达成哪些实际成果,我认为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第一是谨慎、透彻地对各个部门和行业提出了可行方案选项,为下一轮工作提供了减排措施的重要建议,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完成长期减排的目标。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方案能完全保障中国顺利走向净零,而不是通向一个死胡同。比如说现在计划关闭部分燃煤电厂,这是十分必要的举措,不然中国不可能净零。然而,在关闭现有燃煤电厂的规划中,是否包括安置劳动力的计划;煤电厂关闭后,下岗人员如何再就业。“十四五”时期会先关闭一些工厂,然后之后五年里再关闭一些,再下一个五年也许所有煤电厂都会关闭,在计划方案中必须有前瞻性地去构建相关框架,为失去工作岗位的人员做打算,同时去筹划经济增长的转型。所有的行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转型的同时必须要对未来做出设计考量,仅仅考虑现在实行什么样的改变是不足够的。必须思考中国在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甚至三十年或四十年之后的将来是什么样的。成功设计出未来图景,中国就拥有了走向净零路径的清晰要素。之后可以在现有报告的框架之上继续加入深度的、细致的,甚至是额外的行动方案。
 
第二,现在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共识,那就是净零实际上牵涉所有的行业部门,而且不少工作必须通过跨部门完成。跨部门规划固然难度更大。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为例,城市化是世界趋势,城市化之后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因此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化以后,就必须考虑相关的基础问题——城市包括很多建设要素,可以不用水泥和钢筋打造城市吗?当然不行。现在规划建设新的城市,必须考虑是否能使用零碳水泥、零碳钢筋,是否可以规划零碳交通。今天建立的城市到2050年、2060年很可能仍将存在,在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就必须开始考虑使用低碳或者零碳的技术进行城市建设,否则未来的改造将异常昂贵。这样一来,涉及到的不仅是产业政策,还有城市化政策、交通政策、就业政策以及金融方面的融资政策,这些问题不是由单一机构或者单一部门负责的,必须实现更高层级的跨部委、跨机构管理,由不同部门齐心协力来实现协同。
 
最后一点关于气候议题的全球化性质。大家都非常清楚,中国不能在一个孤立真空的环境中运作,整个世界都在往净零减排的方向走。一方面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参与竞争,但另一方面,中国也会积极参与全球的讨论与对话,其中包括关于技术的讨论会让中国受益、也能让世界从中国经验中受益。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问题,它不仅提供了对外投资的机会,也促进了相应投资以更加清洁的方式进入中国。中国要取得成功,不能脱离世界的成功,因此如何与世界进行整合和交流、如何改进现有模型使其更加有效,都是未来的重要课题。这份报告已经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外研究人员的大量共同努力和思考的结晶,关于中国下一步怎么走、如何开展脱碳路径,这都是一些艰巨而重要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非常积极的开端。下一步要明确新的研究方案,以及新增长的路径、“十四五”经济规划、可持续金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等议题带来的挑战。在良好的开端下,让我们一鼓作气,携手共进,共同思考、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