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是系列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学习系列讲话,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述的精神实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高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用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推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建设就是要走持续协调发展之路,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绿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要用绿色发展的理念来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在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保护环境,使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治理涉及到人类的共同利益,只有走开放之路,才能共同应对环境问题,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环境保护与治理从根本上是为了人民利益,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最能体现共享特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内容的全面小康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指标。没有经济上的小康,当然没有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同样,没有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也没有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如果我们到2020年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目前,不仅贫困是我们的短板,环境问题也是我们的短板。我们不仅要下最大决心消灭贫穷,而且也要下最大决心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要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要求为目标,切实治理好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子孙后代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判断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贯穿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面临速度变化、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新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为中心,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新常态下,要看发展的速度,但不是简单地比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然追求的重要目标。新常态下,要加快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创新驱动战略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