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如何从IT走向DT?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11-03 02:03

IT是过去 DT是未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IT时代的发展伴随着数据的发展。数据最早由集中主机终端存储,发展到PC时代,数据开始出现分散,再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有部分数据开始流动起来。IT是为企业或用户本身业务流程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比如自动化的流程代替了手工的流程,整个业务流程便获得了提升。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DT时代,云计算成为像电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使得数据能够开放、流动、共享,也就能够成为激发新的生产力的基因。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总而言之,过去的时代是IT时代,未来会走向DT时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云、网、端是驱动大数据的核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从技术角度来说。云、网、端是驱动大数据的核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伴随着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能力的提升,云和网的存储成本下降、带宽成本下降,使得云计算成为了可能,也使得数据的共享、开放和流动成为了可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从端的角度来说,除了智能终端,还有越来越多的APP,这都是数据产生的源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走向DT的四阶段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目前来说,中国的传统行业还是处于传统信息化的阶段,传统行业从IT走向DT需要4个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首先是信息化,每个部门都要信息化来武装,比如实现电子办公等。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其次是在线化,阿里巴巴的数据产生于最初的淘宝、天猫、聚划算,后来加入了B2B平台、1688平台、阿里巴巴等平台,同时还投资有新浪微博、优酷等。这些平台都是阿里巴巴产生数据的端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第三,实现云化,利用云计算这样的平台突破数据处理能力的界限,使得数据的共享成为可能。这其实是内部数据整合的一个过程,与传统行业一样,互联网企业同样也经历了数据从分散到集中,形成公司层面数据资产,再到现在进行云化。整合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数据其实都有相应的利益关系,不愿贡献自己部门的数据,这种挑战互联网企业同样经历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云计算的处理能力是惊人的。阿里巴巴“双十一”6小时数据处理量达到100个PB,这用传统的IOE技术确实比较难实现。同时,阿里巴巴每秒钟创造的订单数达到8万笔,支付宝每秒钟成交数达到3.85万笔。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第四,实现DT化。云化的实现为大数据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数据可以自由流动,实现共享,生成更多的数据产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阿里巴巴基于天猫和淘宝的数据加入一些外部数据,推出了一个DMP平台(达摩盘),可以实现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实时互动,商家从消费者产生需求开始,到之后将产品推送给消费者,再到最后收到营销效果的反馈,这是一个精准营销的闭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支付宝钱包也基于阿里巴巴内部的数据,包括电商交易数据以及蚂蚁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数据,推出一个针对个人信用的评分体系。如果芝麻信用积分超过了700,就可以直接用芝麻信用去申请新加坡的签证,如果超过750分就可以申请卢森堡的签证,就省去了以往拿资产证明和户口本办欧洲签证的环节。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本文整理自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在2015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上的演讲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