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今年以来,“气候外交”成为欧盟对内提升凝聚力,对外施放影响力的主题之一。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今年1月欧盟便明确提出,将在2015年部署气候外交行动计划。欧盟将发动一系列名人以及9万名外交官通过3000项任务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始之前进行游说,而其目的是向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关键国家施加“最大的压力”。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德班加强行动平台问题特设工作组”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这是2015年的首次谈判。此次谈判中也体现了一致的团结精神。
2月2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也正式发布了2015年巴黎全球气候变化协议谈判案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按照谈判流程,在年底巴黎气候大会开始之前,6月各国谈判代表将汇聚德国波恩,试图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此后,8月31日至9月4日,10月19日至23日将会是两轮正式谈判。
马言斌向澎湃新闻透露,同样在6月底,中国与欧盟相关代表会将就气候问题举行峰会,并签署一份共同的承诺。
“我们都十分期待中国做出的承诺。”他表示。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被问及在应对气候问题上,中国应该向欧洲学习什么时,马言斌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其实欧洲向中国学习了很多。“特别是去年中美联合做出的减排承诺,真正意义上让我们的工作迈入了正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巴黎气候峰会上,与会各国有可能达成一份令人感到乐观的协议,为了推动这一协议,我们有必要联合各国做出相应的工作。”德国驻上海总领馆领事史丽雅(Saskia Schmidt)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马言斌表示,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公众与媒体目前对环境问题开始更加关注,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诸多的合作。
然而,就在这份文件发布的当天,国际能源署再次敲响气候变化警钟,该机构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2℃的目标如今看来恐怕无法实现。国际能源署称,依照现今世界各国能源消耗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国际能源署认为这一目标将会落空,因此着手准备上调该幅度。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此前曾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国际社会长期通力合作。各国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尽力而为,作出应有贡献。当前的关键是全面实现2020年前的行动目标并进一步强化2020年前减排力度,为2015年如期达成新协议奠定基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他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开展了大量适应和自主减缓行动。2013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28.5%,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5亿吨。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1990至201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的58%。这些成绩,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到2020年,中方将努力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0%至45%的目标。中方还将努力实现不久前公布的2020年后行动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