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近期国内固废领域的热点,水泥窑协同处置无疑是其中之一,借六部门通知出台之时,今天这期《固废观察》再来说说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这一热点话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通过长达半年多时间的反复协调,在试点范围明确界定为“选取已建成的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后,六部门终于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并于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
客观分析,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经过这几年近10个项目的实践,技术路径已基本打通,并形成了三四种有代表性的工艺方案,而新修订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控制标准也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基本接轨,有理由认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已初步形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可以说,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我们已经走出了可贵的、探索性的第一步,这其中有成绩、有经验,同时也有教训、有争议,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迈出关键的第二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要迈出这关键的第二步,我们先不说是50米还是100米,也不说部门利益和运营监管,仅从技术经济方面考虑,笔者认为以下五个问题也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一是因为生活垃圾中含有有机氯和无机氯等成分,其对水泥质量及对水泥窑设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必须研究确定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最大加入比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二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设施改造费用较高,又要执行很严格的生产和环保标准,它能否也象垃圾焚烧那样享受额外的政策优惠和价格补帖?不然是否具备竞争优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三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受水泥行业波动、季节的影响较大,我们怎么来有效防止今天产能不足,明天工厂不保,以及间隙性停产的长期运营风险?
四是在国家层面能否出台支持RDF产品的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界定燃料和固废的区别,明确规定RDF送垃圾焚烧厂是该收费还是付费,不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障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五是在预气化入窑、预焚烧入窑、预发酵入窑和RDF入窑等几种国内已开展试点的协同处置工艺中能否在业内形成共识,确定一种重点推广应用的主流工艺技术?百花齐放也许并不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笔者判断,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对燃料和水泥原料的替代作用比较有限,且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也受到较大限制,目前并不具备普遍性和广泛适用性,只能是在特定条件下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补充,它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企业和产业并不会造成较大的冲击。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窑啊窑,水泥窑,你窑我窑大家窑;窑啊窑,水泥窑,垃圾污泥一起窑;窑啊窑,窑到外婆桥,外婆在说水泥窑…”,在这些笔者感叹的背后,更多的是困惑,是思考,是探索。
笔者认为,水泥窑不是无能的,但也不是万能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关键不在于窑不窑,而在于怎么窑?更在于体制、机制、法制、费制和管制这“老五制”能否“协同一起窑”?只有借助六部门通知出台的东风,相关企业齐心协力解决上述五个问题,相关部门逐步做到“五制协同”,才能使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新常态下迈出关键和稳健的第二步,不然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顾了眼前而丢了长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