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国低碳融资战略演进的驱动力分析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1.危机之前,美国是高碳经济模式下世界融资格局的受益者。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第一,头脑-肢体的国际分工格局是高碳经济模式下美国游刃有余的根本。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美国正处于价值链的两端,即价值最高的部分,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集中在低价值环节。换句话说,美国在分工体系中是“头脑”,而其它国家则是“肢体”。从美国自身来说,国内经济的主导产业是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这些产业主要依靠技术和创意,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GDP的增长受自然资源的约束很少,因此,促进经济转型,走低碳之路的紧迫性,对于美国而言,明显小于其他国家。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第二,金融创新是美国经济长期扩张的重要动力。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创新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了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从全社会资金配置来看,金融创新通过丰富资金供给、完善融资渠道,增加了经济中的资源活力,并且分散投资风险。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美国出现了高效的资本市场和各种投资基金,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了资本的可获得性,原来可能不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或产业,通过金融创新,可以由新的融资工具来予以满足。灵活、多样化的投融资体制成为使经济增长充满活力的循环系统。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三,美元的独特国际地位是美国源源不断获取世界融资的保证。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作为中心国家主导着新兴市场的分工格局:一方面,美国通过世界货币发行国的独特地位,源源不断地对外输出美元和资本,将许多产品或制造业转移到新兴市场,从而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新兴市场通过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换取美元,同时又以购买美国证券的方式回流美国,支撑着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增长模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贸易赤字其实正是美国向世界融资的具体表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第四,石油美元定价机制是美国抵御高油价冲击的重要砝码。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好处大致上有三个。第一是征收国际铸币税。正如美国一位前外交官所言:“从此之后,美国财政部就可以通过印刷钞票来购买石油,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的特权”。第二是影响和控制油价。既然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国就可以通过国内的货币政策影响甚至操纵国际油价。至于货币政策如何调整,要看美国国内的经济情况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考虑。第三,虽然美国并没有宣布美元与石油的直接挂钩,美国也不是通过美元钉住石油价格的方式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但是由于美元垄断了石油交易的媒介地位,美元即使出现汇率的波动也不至于发生崩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第五,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能够用下图来说明危机之前美国的融资体系。可以看出,高碳经济模式下,美国通过“石油-美元”、金融创新以及控制世界分工,成功地从世界其他国家融入源源不断且不需要归还的廉价资金,几乎摆脱了化石能源对其经济增长的硬性约束,甚至可以说,美国是高碳经济模式的受益者,这一模式有利于美国掌控世界资源及综合竞争优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