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适应气候变化方案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2015-01-19 15:12

2、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和应用力度,加快杉木三代等良种壮苗基地建设,大幅提高良种的供苗率和使用率。加快低效林改造,采取树种更替、补植套种、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提高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和比重,改善林分结构。健全森林抚育经营管理体制,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加强抚育间伐管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科学调整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结构,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构建健康稳定、抗逆性强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物防火带密度,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病虫鼠害监测预警工作,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提升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3、加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加大投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网,配套建设气象站、碳通量塔及大气环境监测场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备。加强气候变化对林业影响的监测评估,开展对不同功能区典型的森林植被定位观测系统的各项生态因子的机理研究和监测,科学评价全省森林生态效益和生态建设成效,建立森林生态环境动态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到2015年,基本形成涵盖20个定位监测站(不含国家级监测站)的监测和研究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4、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重要湿地保护。划定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红线,维持关键物种、生态系统生存的必需面积,保护我省生物多样性。加快建立完善武夷山脉、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闽江流域等自然保护区群网,重点实施对江河源头森林植被、典型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关键区域的抢救性保护。加强重要湿地保护,加大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兴化湾、闽江口、三沙湾、福宁湾等河口、港湾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建立一批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维护天然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推进滨海湿地固碳示范区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五)旅游业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1、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景区开发、酒店建设等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制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加强环境敏感区实景演艺活动的管理。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防止水、热、雨、雪等气候条件变化造成旅游资源进一步恶化,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威胁的风景名胜资源及濒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2、合理调整旅游业。把握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的旅游市场需求特征,调整旅游设施建设与项目设计,开辟和增加沿海、山区、林区等避暑旅游场地,大力发展以回归自然与保护生态为特征的知识型生态旅游。积极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的深刻内涵,推动特色民俗、文化表演、时尚休闲、展览展会、美食购物等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业态的创新性发展。整合丰富的岛、景、渔和海洋文化等资源,提升滨海城市服务功能,增强滨海旅游等自然依托型业态的应对能力。改进旅游设施和信息服务,建立旅游场所应对极端天气及次生灾害的预警机制,加强防范措施,完善突发事件处置办法,提高旅游场所和设施的安全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