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江,政府实施了碳峰值、碳平台、碳评估、碳考核的“四碳”创新,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评估,酌情做出允许上马、整改后实施或禁止的处理,从源头上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拒之门外。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此外,用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天然气替代一部分燃煤和石油的“煤改气”、“油改气”行动,也在多地持续推进。
不过,真正落实结构调整绝非易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强减排”对短期经济的“伤害”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决心。受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基础影响,中国现有碳排放量较高,也显著增加了转型难度。以能源消耗型经济大市宁波为例,人均年碳排放量超过10吨。杜祥琬指出,这一水平已经高于美欧等发达国家。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现行能源体制同样拖累着转型步伐。宁波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直言,“垄断体制对低碳发展非常不利”,能源结构调整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他告诉记者,该市84%的发电能力都由省里调度管理,市里对电价、气价等价格工具没有管理权限,而缺乏价格工具,地方政府难以对能源活动进行有效调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支持,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承办的“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系列活动4月中旬在浙江杭州、宁波,江苏镇江举行。图为院士专家们与青少年互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支持,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承办的“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系列活动4月中旬在浙江杭州、宁波,江苏镇江举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等与地方交流。苗露 摄
对话市场主体:拓展参与“新路子”
在仍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的碳排放仍占大头。但与节能不同,降低碳排放短期内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显而易见的“真金白银”。在此情况下,如何让企业广泛地、可持续地参与,成为推行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要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必须让企业在降低碳排放过程中受益。正在推进的基于市场化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MC)、碳交易等都是可行之举。
把废物转化为资源也是让企业有利可图的好办法。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提醒说,企业可以考虑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如将其作为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料等,从中挖掘财富。这当中,低碳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一些走在前头的企业已经从低碳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如光大国际就嗅到了垃圾处理中蕴含的商机。在镇江,其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超过1000吨,占到镇江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垃圾发电可满足3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年节约标准煤超过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逾12万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杜祥琬对光大国际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尤为赞赏,认为“对中国非常有意义,具有可推广性”。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项目“输出远远大于输入”,生产的电力约80%都提供给电网,企业不仅不赔钱,还能赚钱,具有可持续性;虽然是处理垃圾,但对环境友好,闻不到刺激气味,这连公认在垃圾处理上成绩突出的瑞典也达不到。此外,项目所用设备均国产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