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亟须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统一的排放权市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还能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目前的现实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注册国,中国在碳减排交易市场上却没有定价权,似乎也面临着与鞋子、服装、钢铁等产业同样的命运,处于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低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近日,联合国掌管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执行理事会(EB)通过邮件通知中国相关企业,对中国所有“有条件注册”的风电项目全部暂停审议。因为,“参与他们的交易,必须遵循他们的游戏规则,毕竟他们是标准制定者。”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由此可见,如果无法在碳交易市场掌握话语权,中国经济的命门将受制于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尽快建立我国的碳金融制度,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更是大国金融发展的需要。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但是,除了炒炒低碳板块和低碳概念之外,国内的金融机构似乎没有做好迎接中国碳交易时代的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而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美国凭借在金融、信息和法律领域的技术优势,早已开始在全球布局碳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掌握碳交易话语权的国家。不仅如此,欧盟和美国等还在碳交易更高端的信用评级、衍生品开发方面积极布局。英国正在积极推动组建类似于穆迪评级这样的碳交易评级机构。2008年,纽约-泛欧交易所则推出一个新的确认有低碳排放记录的欧洲公司的碳指数——低碳100欧洲指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虽然目前全球碳交易暂时形成了欧元计价方式,但尚未构成牢固的捆绑关系,加之美元霸主地位日渐式微,谋局碳交易市场,掌握未来市场的金融话语权,无疑为其他货币的崛起提供了机会。中国应加速国内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此间有专家提出建议:围绕碳减排交易定价权争夺,中国现在应该积极推动碳交易所开展各种碳衍生品的金融创新;鼓励各金融机构设立碳金融相关业务部门,开展相关融资业务;倡导专注于碳管理技术和碳技术开发领域投资的碳产业基金;支持节能减排和环保项目债券的发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