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碳家了解到,在北京碳交易市场参与交易的企业有490多家,碳排放量占北京排放总量的40%左右。按照北京市的规定,如果一家企业一年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与间接排放量之和大于1万吨,就必须履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它们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也称作履约单位。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其他单位可自愿参加,称作非履约单位。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整个碳排放权交易的流程包括5个环节——排放数据报告、第三方核查、配额分配、买卖交易和履约。每年,企业向北京市发改委报送上一年度的碳排放数量,并接受第三方独立核查机构核查。之后,市发改委向各企业发放二氧化碳的年度排放配额。企业收到这种电子凭证式的配额之后,就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购买、出售配额,而配额每年都需要清算。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我们碳交易所主要负责的是‘买卖交易’这个环节。”北京环境交易所的碳交易中心主任王阳说。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的大厅里,一个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成功的交易信息。交易方只要通过一台装有电子交易平台系统的电脑,输入购买价格和碳排放数量就可以直接参加交易,非常的简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但在这简单的交易过程背后,是一个精密而庞大系统的支撑。在碳交易的整个流程中,真实、准确、全面的碳排放数据是建立碳市场最重要的基础。国家发改委介绍说,5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筹备时间都长达数年,它们一方面必须仔细测算到2015年的温室气体总量控制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招标选择独立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纳入交易范围的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盘查,收集大量、可靠的一手基础数据。由于数据收集、排放核算都采用规范统一的标准,企业比较容易接受,也增强了对交易的信任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碳交易流程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配额分配,这不仅关系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与碳市场价格的高低密切相关。目前,国际通行的有基准法和历史法。基准法是按行业基准排放强度核定碳配额,而历史法是根据历史排放水平核定配额。中国的5个试点交易市场也采纳了这两种办法,同时又根据自己的情况提高了可操作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比如上海对电力、航空、机场和港口企业采用基准法,对其他工业和公共建筑采用历史法。北京对企业的既有设施实行历史法,根据2009年至2012年的平均年排放量发放配额;而对新增项目实行基准线法。“如果企业的减排做得好,配额就会有富余,就可以在交易市场卖掉变成资金,”王阳说。在年度清算中,如果发现企业的碳排放量超出了配额,却并未购买新配额进行抵销,就有可能面临按照碳交易市场平均价格3到5倍的处罚。
在过去4个月的运行中,王阳发现一个现象——市场中较为活跃的是那些不在管控范围内的非履约机构,它们利用市场价格的波动获利。但钱国强认为,碳交易有天然的金融属性,只要监管得力,适度的投机是正常的。“投机的一大好处是能引进大量的资金,同时降低风险,把一个人的风险分散到大家头上。”钱国强说,“让资本、企业都能够通过碳市场挣钱,大家才会往前走。碳交易市场就是要创造这样一种环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