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高耗能企业增量的同时,我市还注重优化存量。针对现有的用能企业,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约谈耗能上升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培训班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用能企业降低能耗。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据统计,我市现有59家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耗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0%。2012年,我市在59家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建立了监测网络,组织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相关专业人员对13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监察监测执法活动;聘请市统计局、赣南师范学院等专业人员为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和各县(市、区)工信部门从事节能管理的人员讲授了能源管理及节能法律法规;特别约请了部分高耗能及单位产品能耗上升的企业负责人进行重点谈话,部分企业由一级预警下调为二级预警;淘汰落后炼钢产能50万吨、水泥产能190.6万吨、铅蓄电池产能80万千伏安时,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其中23家企业列入国家“关小”补助计划。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专项资金。2012年,我市有1家企业申报了国家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4家企业申报了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已通过了国家工信委、财政部评审认定,已下拨专项补助资金650万元。
“还可以做得更好。”面对累累硕果,市工信委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科科长凌平显得很谦逊。他告诉记者,我市目前还没有开设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全市仅有4个县(市)拥有专门的节能监察队伍。比照国务院下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在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完善三级节能监察体系等多个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积极主动开展节能减排的企业在我市并不是个例。位于会昌县的金马电源科技公司,也将目光对准技术设备的提升改造。作为一家既没有本地资源优势,又没有产业传统优势的“两头在外”企业,公司上下清晰地认识到,唯有做出最优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公司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大胆创新,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进设备,每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从1吨提高到4吨,产能提高了400%。公司还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使用电池隔膜的边角料为锅炉穿上“棉衣”,减少热量散失,可节约燃煤20%。
通过技术改造推动节能减排,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然而,不少企业却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技术改造需要资金、人才的支撑。对于小型企业、面临困境的企业来说,单凭自己的力量推动节能减排,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业主向记者透露,他意识到,节能减排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资金不足是横亘其中的难点。他希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技术改造“买一部分单”,鼓励企业主动投身节能减排。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