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组组碳排放总量和结构的数据中,记者不难看出: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转变昆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十一五”以来,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正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竞争力首次进入全国十强,位居第九。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近年来,昆明市与科技部、交通运输部、住建部、财政部及瑞士发展合作署(SDC),先后在交通、建筑和低碳城市管理能力方面开展了低碳发展相关试点合作。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未 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走独具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低碳经济龙头城市、全国著名的‘太阳能’之城。”这是昆明市“十二五”期间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如何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低碳生活”?昆明市未雨绸缪,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推进。将实施低碳能源建设、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工业节能和能效、“碳中和”旅游业建设、低碳农业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城市碳汇、低碳生活和试点示范10大工程;完成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推进产业发展低碳化,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倡导低碳生活、创建低碳社会4项任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现在的环境来之不易,但最不易的还是保护环境的意识。”面对一天天变美的城市,市民韩玉昆感慨万千地说,目前,乘坐公共车、自行车、步行等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低碳绿色出行方式。“其实,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拓宽低碳产品销售渠道,引导低碳住房需求模式等等,这些都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胡炜彤说。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为了协调资源、能源、环境、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昆明市还把低碳理念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保障合理的生态用地规模。同时,建立以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权威声音】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科学考量存在难度。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对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另外,政府投入不够,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也未能在全社会培育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低碳城市工作组组长许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