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甲醇应用前景
绿色甲醇作为低碳能源载体,凭借其可替代化石燃料、易于储运、与现有化工和能源基础设施兼容等优势,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之一。
(1)道路交通领域
甲醇汽车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成为陆路交通减碳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吉利汽车作为行业先行者,已投入运营超过6万台甲醇乘用车与商用车,累计行驶里程突破200亿公里。相较传统燃油车,甲醇燃料能够减少二氧化碳、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在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同时,又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随着加注网络完善和政策支持加码,甲醇汽车有望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扩大普及,尤其在长途货运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2)航运领域
航运业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也是当前绿色甲醇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根据《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到2030年采用零/近零温室气体排放的替代技术、燃料/能源使用占比至少达到5%,力争10%的目标,届时绿色甲醇年需求在2130万~4260万吨。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全球已投入运营的甲醇燃料船舶50艘次,新船订单数量250艘次。甲醇作为常温液态燃料,可直接利用现有港口储运设施(仅需改造常规储罐),大幅降低船舶改造和运营成本。
(3)航空领域
与航运领域类似,国际航空
碳减排政策正倒逼航司寻求化石航油替代品。欧盟ReFuelEU法规明确要求,2025年起所有航班必须混用2%可持续航空燃料(SAF),2030年这一占比提升至6%。绿色甲醇通过进一步加工可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当前霍尼韦尔已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强制规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全球年需求量约为450万吨;若考虑航空公司自愿承诺的使用量,到203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年需求量将超过2000万吨。
(4)化工领域
在化工领域,绿色甲醇正从能源载体拓展为低碳原料。其可作为传统化石基甲醇的替代品,用于合成醋酸、烯烃等化学品,并进一步制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烯烃等材料,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若结合碳捕集技术,还能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原料,形成“捕集-再利用”闭环。欧盟碳边境税(CBAM)等政策也将进一步刺激绿色甲醇在化工领域的渗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