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碳减排短期内可能对经济产生冲击,中长期可以促进经济

文章来源:睿见Economy2022-12-17 18:14:59
《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于2022年12月17日-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发表演讲。 谈及绿色低碳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王信表示,短期内如果处理不当,如果转型过快

吴宏杰谈“双碳”:总量控制VS减排收益 哪种个人减碳适合中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2022-12-15 08:38: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近日,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碳中和技术中心主任吴宏杰就相关话题

高炉能效提升是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储满生:我国高炉尚有较大

文章来源:我的钢铁网2022-12-14 11:15:13
高炉能效提升是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实现高炉工序能效从基准水平到标杆水平需多个新技术耦合应用。12月9日,在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现场启动会上,东北大学低碳钢铁

Lynn Loo教授:航运脱碳需要跨部门联动

文章来源:中国船检2022-12-14 11:12:27
近日,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联合行业能源业及航运业合作伙伴发起了全球首个实船演示端到端船用碳捕集项目REMARCCABLE,旨在利用专业技术支持与专业知识对船用碳捕获、储存和卸载技术进行

减碳,龙头企业能不能“多做一点”?

文章来源:阿尔法工场2022-12-13 15:10:52
2022年是ESG快速发展的一年。 更多的企业雄心勃勃地筹划并且公布了自身的碳中和计划,并且开始发布ESG报告。 但与此同时,市场监管和投资者对ESG的期待也没有停步。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稳

国际海事组织航运碳减排政策体系研究

文章来源:海事服务网CNSS2022-12-11 19:10:15
摘要:从宏观层面对IMO航运碳减排政策体系进行梳理与总结,厘清IMO航运碳减排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并阐明其表现出的主要特征,进而提出IMO航运碳减排政策体系对我国的若干启示,以期推

中国与东盟低碳投资合作空间广阔 东盟要实现2030年碳减排目标,需要1万至3万

文章来源:新华社2022-12-09 10:50:14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8日在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上说,国际社会已就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共识并正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国与东盟低碳投资合作空间广阔、恰逢其时。 据贝恩

深圳2021年单位GDP能耗和GDP碳排放仅为全国水平的1/3和1/5

文章来源:人民网2022-12-09 10:38:45
12月8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文忠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圳2021年单位GDP能耗和GDP碳排放仅为全国水平的1/3和1/5,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污染排放,走出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发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低碳中和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文章来源: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2022-12-09 10:05:41
绿色发展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城市建筑中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用得太多,就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导致资源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创新型减碳的三个支柱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2022-12-09 09:32:20
12月8日,在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做了《以创新实现减碳增长双赢和绿色转型》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的能源和经济转型,必须走一条增量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