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节能降碳进行时——兼谈《平板玻璃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报刘秀枝2022-12-21 11:41

在《平板玻璃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发布之前,有的玻璃企业已经提前响应政策并行动了。
 
2021年11月12日,福州新福兴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福兴玻璃)召开了节能降碳首次启动会议,确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子项目17项。此后,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马不停蹄,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而技术指南所提及的3家典型平板玻璃企业河北南玻、滕州金晶、洛阳龙昊,每家已提供一条生产线作为“试验田”,在下一步技改中将竭尽所能使能效达到标杆水平。
 
四川某玻璃企业拥有2条窑龄处于中期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其单位产品能耗值目前符合国家标准中的2级限定值,即达到《平板玻璃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中的基准水平。该公司节能办主任吴先生说,虽然很难,但公司也想在经济和节能上更进一步。
 
无论对于哪种平板玻璃企业,技术指南的出台,都像是一场及时雨。
 
可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指南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其中《平板玻璃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要求,到2025年,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2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科研院所、试点企业及相关单位制定并于近期发布了技术指南,为平板玻璃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我们针对平板玻璃企业能耗特征,从熔窑、工艺、电气自动化、新能源替代、智能化工厂等五个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路径及措施。”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副院长江龙跃告诉《中国建材报》记者。
 
从长期的科研和设计出发,针对不同企业生产能耗和碳排放水平的差异,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也提出了包括窑炉结构优化和全保温、全氧及纯氧助燃、智能工厂等节能减排技术方案和措施。
 
“这些措施都是节能减排效果好、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技术措施。”秦皇岛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恩录说。
 
这是一份有众多玻璃行业专家参与制定的技术指南。那么,用户是怎么评价这份技术指南的?
 
常熟耀皮生产基地常务副总经理李志进认为,技术指南从结构、工艺、设备、材料等方面指导企业开展碳减排工作,是平板玻璃行业内比较好的一份技术指南。为此,该公司已将所属生产线的情况与技术指南一一对照,大部分技术措施已实施,有的是部分实施,有些尚未实施。
 
“技术指南出台非常及时,内容全面、细致,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对平板玻璃行业节能降碳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指导、指引和启发作用。”新福兴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福州新福兴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沐阳评价。在他看来,这份技术指南的内容具体全面,分析讲解透彻,列举并强调了很多行业内比较熟悉和透明的成熟技术,可行性、可操作性较强。
 
河北正大玻璃副总经理王建伟也认为,技术指南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及实用价值,能够感受到编写者进行了很多实地考察,企业能够拿来即用,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参考方向。
 
哪怕增加预算也会首选
 
“通过对原料系统优化、节能减碳玻璃新配方的研发与应用、熔窑超级全密封全保温、助燃风预热提温、熔化精细优化与余量控制等一系列的技术攻坚,目前能效水平为9.06kgce/重量箱。”刘沐阳告诉《中国建材报》记者,以上是新福兴玻璃所属2条10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目前的单位产品能耗数值,他们正努力向8kgce/重量箱的标杆水平迈进。
 
而常熟耀皮生产基地的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分别生产汽车玻璃和在线镀膜玻璃。据李志进透露,其中一条生产线的能效水平是1级,即标杆水平;另一条是2级。
 
“我们长期致力于节能降耗工作,大的框架基本与技术指南相契合。”李志进介绍,该公司采用皮尔金顿的先进生产线设计,从结构和材料上降低能耗;将皮尔金顿的先进工艺和技术与生产线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工艺技术上降低能耗。另外,根据国家指导意见和设备发展现状,公司近些年也通过不断更新高能效设备等手段,从设备角度不断降低能耗。
 
新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则已经将标杆水平数值写进技改方案。比如河北正大玻璃正在投资改建的2×850t/d一窑两线高端电子及汽车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目标是“投产后将达到1 级能耗限额指标”。
 
“公司一直将节能降耗作为发展的一项措施,在这个项目的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只要符合当前的‘双碳’要求,哪怕增加预算也会首选。”王建伟表示。
 
3条作为“试验田”的生产线,也将陆续开启冷修技改计划。比如滕州金晶二线(600t/d),此前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0.78kgce/重量箱,预计将于明年2月中旬启动技改,预计之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将≤9.5kgce/重量箱。
 
“节能减碳不仅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有利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江龙跃说,几乎所有的企业对于成熟的节能减碳技术都愿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对一些较新的或需进一步探索创新的技术,大部分企业还是采取观望的态度。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尤其是近几年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工业企业对减碳、减排愈发重视。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健相信,在技术指南的推动下,同时在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2025年基本清零的硬性指标压力下,不同平板玻璃企业虽生产能耗水平和碳排放水平差异较大,但都会有意识参照指南,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
 
谁将率先达到标杆水平?
 
预计哪种类型的平板玻璃生产线将率先达到标杆水平?
 
江龙跃认为,对于生产能力>800t/d的生产线,以目前的能耗计算标准及技术水平,要达到标杆水平可能性非常小;对于生产能力≥500t/d≤800t/d的生产线,通过合理的技术改造是有可能达到标杆水平,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日熔化量位于这一区间的生产线,如果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生产特殊厚度和颜色,即使熔窑进入寿命的中后期,考虑品种的折合系数情况下,达到标杆水平的可能性也较大。
 
“我们认为要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企业,除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有优秀的管理水平。”江龙跃向《中国建材报》记者表示。
 
而在刘沐阳看来,>800t/d以上大型平板玻璃生产线能否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要看各企业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要看政府决心。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及新福兴玻璃的实践,刘沐阳建议重点关注“三个核心”:“准”“稳”和“技术”。通过精准控制与稳定生产,将指南中的技术和措施落到实处。
 
“建议平板玻璃企业首先要抓好工艺技术的精准控制,确保生产稳定。在生产稳定的前提下,抓好抓实节能减排技术实施与落实到位。”刘沐阳说。
 
只有技术指南还远远不够
 
当然,只有技术指南还远远不够。因为国内不少平板玻璃企业还存在技术力量不足等诸多深层次实际问题,部分企业就连日常的正常生产都难以稳定,日常生产控制都难以做到精准,能源浪费严重,产品以次充好,缺乏节能减碳技术研究开发与攻坚的基础和条件。
 
“减排是一件大事,关系国计民生,又细致到‘解剖麻雀’。一粒铁屑、一位新员工、一只小胶垫、一个水包等诸多小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能效。”因此,刘沐阳建议在技术指南的方向和指引下,再进一步细化到操作规程、技术指标、国家强制技术标准、全员培训宣导等方面,往更深层次推进。
 
刘沐阳建议,相关部委、协会考虑在基础较好的平板玻璃企业建设“国家节能降碳工程研究中心”,依靠平板玻璃工厂现场场景条件,借助企业技术团队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先进科研仪器设备,与国内实战玻璃技术专家一道携手攻坚。
 
另外,还可以从平板玻璃企业实际出发,组织节能减碳系列成套国家强制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起草与编制,开展技术、设备操作培训、技术推广和路演等。
 
值得一提的是,平板玻璃行业又进入了新的产能过剩期,而且这次过剩周期可能更长。在赵恩录看来,降低产能是行业首先面临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疲软,企业能够拿出进行节能技改的资金有限。
 
“因此,要实现既定目标,一是制定严格、限制性的碳排放达标指标,并要有权威机构跟踪监督实施,二是建议国家设立专门的节能技改资金支持或贷款,鼓励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并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赵恩录说。
 
李志进则认为,平板玻璃能效计算方法应进一步明晰化。要明确产能采信的数据,建议以项目立项审批为基准,避免企业擅自调整;建议明确是否准许企业通过技改扩大在运行生产线的产能。
 
“还需要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让企业能从节能降耗中获得利益。”李志进举例说,企业通过蒸汽发电等措施减少能耗,不能因此影响到企业的基础电价。
 
另外,他还建议节能降碳与环保排放相协同,鼓励企业开展不同方式的碳回收,禁止使用石油焦等高污染、高碳燃料。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12月19日1版
 
中国建材报记者:刘秀枝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贺丹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