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焕泉院士:油气行业碳减排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孙焕泉2022-09-15 08:41

发展新能源实现替碳

 
国家鼓励油气企业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建设分布式能源设施,在油气田区域内建设多能融合的区域供能系统,利好油气上游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业务,实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融合发展。
对油气企业来说,用能具有清洁替代的空间。以中国石化为例,上游企业的绿电、余热、地热等非化石能源占总能耗比重不到1%。除电力外,用能主要是天然气、煤炭等。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我国非化石能源利用占比到2025年要达到20%。可见油气行业的用能清洁替代空间还很大。
油气企业发展新能源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我国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东部南部的海上。这些地区有广阔的可利用的土地或海域,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可以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同时,废弃的油气井可以开发地热,油气井采出水的余热可以供给生产加热。
与此同时,油气企业具有转型发展新能源的技术基础。勘探开发技术体系能够迁移到部分新能源开发领域,如地热能勘探和开发,海上风电开发相关的海上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
利用自身发展新能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油气企业应构建多能源高效协同运行的技术体系。
发展绿电、清洁热产业,加速用能清洁替代,发力供能清洁转型。在油气田建设陆上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既可自发自用,在全产业链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替代自发煤电和外购网电,降低自身碳排放,又可对外供应,提高清洁能源产量,助力全社会降低碳排放。建设光热、余热利用项目,利用废弃油气井发展地热产业,替代天然气、煤炭燃料。
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国家中长期“双碳”目标的达成。利用自发绿电和油气田周边地区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布局绿氢制备项目;挖掘天然气基础设施与氢产业共用的可能性,发挥油气储运的技术体系和经验优势,拓展氢气管道、储氢设施相关业务,为中长期氢能的大规模发展打好基础;与绿氢制备结合发展氢储能,加大西北、海洋等地区的绿电消纳;聚焦新兴用氢需求,如氢能交通、绿氢炼化、氢能炼钢等,为终端提供氢能服务。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