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求宁夏在黄河流域率先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既要在体制机制上先行一步、取得突破,又要在产业发展上蹚出新路、创造经验。
自治区政协委员施晓军建议,在宁夏建立“2+1”
碳中和模式,即:建立具有约束作用的
碳排放权交易和具有激励作用的绿氢交易两个市场,组建“宁夏
碳中和基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先行区发展提供范例。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2030年前,我国要实现碳排放达峰,这对于宁夏倚能倚重的产业结构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碳减排势在必行!按期完成目标,
碳交易是有效途径。
“尽快对接全国市场,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核准区内企业碳排放标准、交易
价格和配额,搭建碳排放登记注册
平台,有序扩大碳交易覆盖范围,对碳减排意义重大。”施晓军说,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助于加速降低区域碳排放。
实现减排的另一个途径是发展
清洁能源产业——绿氢燃烧效率高、清洁环保,是非常理想的
清洁能源。“我区在发展绿氢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一些企业在布局绿氢产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施晓军介绍,建立绿氢交易市场,开展绿氢认证与交易,通过
碳市场为绿氢提供市场化补贴,有利于激励企业广泛采用绿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和氢能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
实现减排事业“两条腿走路”,金融是必要支撑。施晓军建议,建立以碳中和为目标的
绿色发展基金,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宁夏各类碳中和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