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跟碳减排有关的事

文章来源: 大龙山老陈碳交易网2020-01-04 14:26

摘要:
 
碳减排首先应该是科学议题,允许被质疑;其次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允许被讨论;但绝不该是娱乐表演问题,进行情绪化道德评判
 
正文:
 
最近收到邀请函,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海上院士讲坛·陆家嘴“能源+金融”将在下周二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次演讲嘉宾是中科院院士、华东师大何鸣元教授,演讲题目是“聚焦绿色生态发展的绿色碳科学”。何老师是研究炼油催化剂业内翘楚,是世界沸石分子筛协会副主席,我敬仰的偶像,他的演讲一定要去听。我记得十几年前为中石化镇海炼化PO/SM项目开工需要,某个预处理加氢催化剂国产化,走访过华东师大。当时他们也在研发丙烯直接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的催化工艺,我代表外方和实验室及浙江一家催化剂加工厂都有过接触,无奈几年后外方自己放弃了这一研究方向,推出该领域。意外的是,后来我还得知本校华东理工沈本贤教授也在这一领域耕耘,希望他们也能做出成果来。个人觉得,鉴于其难度,如果做出来具有商业价值的成套催化技术,应该已是接近化学界“圣杯”的重大科研突破了。
 
话题有点扯远,回到环保碳减排上来。我觉得目前跟能源相关的、很多“绿色”环保概念似乎都有些偏离正常科学轨道,脱离实事求是的认知范畴。何教授有关碳减排、可持续性发展的宣讲正当其时。因为全社会上下现在陷入一种“亢奋”当中,资本市场逢“绿”必投,甚至连减肥都算,往往一阵喧嚣之后就是一地鸡毛!浪费资源不说,再加上国人越来越相信标题党,越来越不愿意花时间去认真学习某个新事物的来龙去脉,不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只强调是非,用情绪化的表演来证明气候变暖,并把此与道德观联系在一起,成了不能被质疑的“政治正确”。
 
这种“传染病”最初由国外而来,继而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公知”推波助澜,国内国外都一样。比如2019年《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瑞典16岁少女、环保急先锋格雷塔·通贝里最近摆拍作秀被闹上新闻,德国铁路公司揭露说她实际上坐头等舱。且不说她作为环保呼吁者,去美国参加联合国会议高调拒绝乘坐飞机,选择坐小帆船。最后实际情况是这艘帆船要另一批人坐飞机把船运回去,迎接她还需要用另外17艘船。总的算下来碳排放更大,还不如直接坐飞机。
 
 
 
这就像小孩过家家,权当博君一笑。但本周另外几个关于“碳中和”的新闻,能源化工界应该引起重视。一则是欧盟主席冯德莱恩12月11日正式发布了《欧洲绿色政纲》,誓言要推动全欧洲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且“一个人都不能少”。这意味着什么?欧盟2006年推出的REACH法案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冲击至今还记忆犹新,这曾经是变相的“贸易壁垒”,花费了国内化工企业平均每家都数百万美金,如果想要出口含化学物质的产品到欧盟国家的话。当时欧洲人也冠之以“安全、环保、可持续性”等一系列美好的字眼,只能被动全盘接受。试想现代生活中吃的、用的,哪样产品里不用到化学品?与之前REACH相类似,绿色政纲不仅是气候政策,更将碳减排转变成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不符合条件的都可能被课以碳关税,这将对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产生巨大冲击,除厂商积极采用新技术降低碳排,各国政府也不得不面对碳定价的议题。
 
另一则消息是关于高盛。在最新发表的投资策略报告中,高盛表示,未来将不会资助任何北极上游新石油勘探或开发项目,也不会资助任何新的燃煤发电项目,除非该项目还包括碳捕获或其他减排技术。据说现在华尔街流行ESG投资策略(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考虑在内的公司投资战略)。今年这一投资策略规模已超过30万亿美元,据估计未来二十年它可能达到50万亿美元。最初有人还觉得这种投资策略意味着牺牲更多其它投资回报,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采用这种策略的Nuveen ESG的大型增长和iShares ESG MSCI美国这两支指数今年整体表现都好于标普500指数。瑞士信贷在最近一份报告中表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似乎将在未来几年内主导投资者的议程。
 
工业生产要坚持社会责任,很高大上,不是么?之前的那份被特朗普退群的、4年前世界各国共同签署《巴黎气候协定》时,北京还处于非常严重的雾霾,有个新闻采访《柴静调查:穹顶之下》很火。调查中柴静和中科院院士丁仲礼之间的对话堪称经典,那是真正务实的科学精神与为女了结“私人恩怨”情怀之间的对决,我很想把他们的对话一字字打出来,只可惜篇幅太长,有兴趣朋友自己可以找来看。我划一个重点,丁教授强调雾霾是碳排放严重的后果,需要治理。人类搞碳减排、环境保护不是为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类自己。尽管中国可能因为地缘政治考量,后来顶替了美国的位置,主动举起全球碳减排的大旗,但实事求是讲,碳排放就是每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权利,是利益分配。美国退群是因为觉得不公平,欧洲名义上积极推进,但又搞出绿色政纲,未来要收其它国家碳税,绝不是字面上保护地球那样简单。其根本目的,大概希望世界共同限制生产和工业化,相当于西方发展足够也造成巨大污染之后,呼吁大家一起削减发展降低污染。等于让西方独享发展权利后,把污染治理推给世界,还得让发展中国家购买他们的环境治理技术,缓慢发展,一直落后。现在美国脱钩,欧洲打算建高高的技术壁垒,都打着环保、碳减排的旗号。
 
但这何尝不确实是一种新技术必须上位的方法呢?
 
让我稍稍捋捋那些现在人们熟知的、却可能并不清楚其发展演变逻辑的“碳减排”概念路径图。中国似乎与欧美的碳减排运动过程正好倒过来:老外讲温室气体排放时,我们在讲雾霾,讲PM2.5。我们那时对环保的印象,是要绿水青山,是干净的空气,离全球变暖的“觉悟”似乎还很远。中国一开始发展多晶硅、UPR、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等等,搞光伏,搞风电等多为出口,国家补贴也是为创外汇,直到欧美开始反倾销才开始转而补贴国内新能源,消化过剩产能。于是才有全世界范围内光伏发电现在降到接近煤电水平的可能。我感觉,新能源在中国有点像“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
 
碳减排概念,来源于碳排放,又称为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概念。温室气体并不只是指二氧化碳,还包括另外五种物质的集合总称: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和六氟化硫。人们普遍看法是,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即“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的严重结果,会使地球海平面上升,危及自然生态平衡的同时,对人类及其它物种生存也构成威胁。正式在全世界提出温室气体概念的,是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它本身不做任何科学研究,是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设的各国政府间协调组织,主要工作是检索全球每年出版所有有关气候变化的论文,每五年出版评估报告。
 
IPCC成立之初,世界更关注臭氧保护,那时还没有碳减排概念。臭氧能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照射并使地球大气热量趋于稳定状态,那个年代最恐怖的事是人类知道南极上空有个巨大的臭氧洞,而且逐年在扩大,2006年扩大到北美并且北级也出现臭氧洞,引发的世界恐慌比现在的气候变暖还要大。科学家逐一排查,确定了“破坏臭氧潜能值ODP”这个指标,筛选出各种含氯的氟氯烃如制冷剂R13b1、R22、R503、R410a等。得益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和随后的《京都议定书》,世界各国开始全面禁止氟利昂等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销售,臭氧洞得以缓慢恢复,但修复极为缓慢,每十年仅能修复1%至3%。根据IPCC测算,本来预计到2060年才会恢复到1980年代水平。今年9月NASA公布最新观测结果,南极臭氧洞突然急剧缩小到了1000万平方公里,而按正常情况应该是在2070万平方公里左右。现在科学家还在解释其成因,在没有合理解释之前,制冷剂还必须禁用氟利昂和HFCs系列。
 
在解决臭氧洞过程中,IPCC又陆续推出气候变暖潜能值(GWP)、总体温室效应TEWI等概念。很明显,按照下表的数据,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开始解决燃油尾气排放氮、硫问题,解决甲烷释放对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解决二氧化碳捕捉问题。我们知道天然气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大概只有煤炭燃烧释放的一半,属于清洁能源,但单独排放到大气,潜在气候变暖能值竟然是二氧化碳的21倍!现在如果你相信IPCC的统计分析数据,你是鼓励进行“煤改气“、推进开采“可燃冰”,还是落实二氧化碳回收和碳捕捉?
 
 
答案我也不知道。社会上已经有各种方案:油电混合、LNG/CNG动力,纯电动,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等等,只要看起来用的能源颜色没那么黑。2016年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中国化石能源燃烧和水泥生产减少的碳排放评估》中用详实可信的数据统计出过去13年间,IPCC算出来的中国碳排量竟然被高估106亿吨!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西方国家20年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这里面有各种复杂弹性因子,一点点的误差就能谬以千里,越来越像是种数字游戏。我们不好妄加揣测人家有意为之。
 
但我几年前兴致冲冲跑到上海碳排放交易中心,想要在LNG罐箱上标出使用后替代煤炭后的碳减排数字,向他们讨教通用碳减排计算公式和交易方式。在一通云山雾罩“方法论”解释之后,我决定还是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我的印象是,大多数人对碳减排只是概念,并没有深究。在没有重复可信证明情况下,盲目延用不经确认的数据来源,当下很多“科学”结论都是可疑的。
 
谈论碳减排,实际上也在讨论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比如还有能源使用效率问题,既和能量转换物理定律直接相关,也和经济效益有关。很多时候,一些看起来能量使用高效的东西愣是在经济上不可行。比如燃气分布式能源在中国走不通,就是因为天然气价格机制扭曲畸形;比如德国盲目补贴新能源发电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电网断网事故更频繁、更严重。所以很多时候谈论碳减排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起码在能源化工领域,有些做法从逻辑上就是错误的,比如单方面认为一定要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却没有监控、降低天然气在全寿命使用过程中释放泄露到大气的手段;比如鼓励提高生物质燃料产量,却忽视生物发酵所消耗的巨大电能消耗比,而忽视另一种更好的生物化工固碳的方式;以及开采可燃冰可能引发潜在巨量甲烷泄露的自然灾难,或者氢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对贵金属消耗的不值当问题等等。
 
人们普遍确信,气候变暖有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巨量二氧化碳的缘故,这和化石矿物燃料使用确实有关。自废武功,还是有条不紊研究发展低碳、零碳能源的替代,以及研发大气层碳捕捉、碳转化,人们根本不用纠结阴谋论,技术选择基于更好的科学认知,而经济性优劣很多还是看政府导向和补贴。这是国家间经济竞争力表现,也反映不同产业政策战略。
 
很多问题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可能更是一个经济性选择判断题。
 
以前我在自己公众号里发表过一篇《中国式科学素质》,讲的就是人如果要培育科学素质最起码的三个要素,即唯真、唯实,和敢于思辨质疑。我个人信奉波普尔的“科学是可证伪论”。他有句名言:归纳统计既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必然性知识,也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或然性知识。人类所有成体系的科学理论都是基于现有常识的观测和验证,然后用来预测未来再发生的规律。证伪性的严谨在于,如果发现任何一例反例,该理论立刻从所谓的“科学”变成需要抛弃或者完善的“学说”。
 
所以,科学不是信仰,一定程度上也不算完全的真理,科学是一个不断被自我怀疑的过程。因此,对待环境保护,尤其是和碳减排这类和科学统计和预测相关的课题,我们无需太忙着下结论应该如何如何,而应该允许试错,用更多的、经得起推敲的实验和数据支持结论,接受反驳质疑。不能让科学变成一种道德选择,它更应该是一种道理的选择,对一种已知逻辑的肯定。
 
碳减排和所有其它人类社会问题一样,每次都是人类自己把问题搞的很复杂,也许是因为认识世界更加深刻,也许是为了某个自私的政治经济战略目标,抑或就是为了创造新需求而故意制造的概念。所有目前过于激进的产业政策,如果不是虚伪道德观作祟,最后只可能归结一点:人类技术进步如果不能通过激进方式如战争毁坏湮灭一批的话,只可能通过某个美丽的“神话”促进新技术更替。
 
在人类可知的未来,地球不会毁灭,人类文明倒是有可能。如果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之间依然还在玩着“文明游戏”的话,这似乎是迟早得事。
 
参考资料:
 
1)《瞄准2050碳中和 欧盟绿色政纲出炉 值得各国借鉴》   今日头条,2019年12月19日,《国际环保在线》
 
2)《高盛在能源行业又有了新动作 这背后暗藏哪些秘密?》  金融界网站, 2019年12月19日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