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自然来源的铅返回到大西洋表层水中》的文章,首次在北大西洋表层水中检测到自然来源的铅,表明过去40年来人为来源铅排放量有所下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过去100年来,来自北美和欧洲工业化地区的铅(Pb)污染严重影响了北大西洋,此类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发动机和其他内燃机排放的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消除内燃机中的铅添加剂。但先前的科学研究未能在海洋中检测到任何自然来源的铅,因为它完全被人为来源的铅所掩盖。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领导的研究团队基于铅的同位素测量,重新评估了在含铅汽油几乎完全停止使用后,热带北大西洋中自然和人为来源的铅含量变化。他们研究了2010年和2011年收集的海水样本,发现在热带北大西洋的海洋表层水中,自然来源(矿物粉尘)的铅含量占到了30%~50%,反映了全球减少人为铅排放的努力。自然来源的铅的相对最大值出现在受限的纬度带,其位置和大小受北非风尘位置的影响。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第一次在海洋中检测到自然来源的铅,但该发现仅局限于北大西洋这一特定区域。在北大西洋表层水中,观察到的人为来源的铅含量仍占到50%,因此,即使在没有含铅汽油燃烧的情况下,人为活动仍将是全球海洋主要的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