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是处罚力度不够,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历年来,都有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经济损失巨大,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但行政罚款却往往只有几十万元或一百万元,对企业来说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该专家表示,"过去,罚款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罚款数额与企业每年所赚到的高额利润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因此,不少企业在挨罚之后,仍旧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按照原来粗放式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而不是整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按日计罚"制度打破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罚款数额的限制。根据之前我国的法律,对污染者最高的罚款是100万元封顶。今后,对于被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成本将大大提高,因为处罚没有了上限,企业污染时间越长,罚单数额就越大。面对越来越厚重的罚单,不法企业不得不考虑其违法所需要付出的高代价。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这种处罚程度的严苛是前所未有的,按日计罚使"罚无上限",对违法排污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把高悬的"利剑"。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业内专家认为,按日连续处罚的实施,使得排污企业的压力大增,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为避免受罚,企业治污也就会有动力。最终,那些存在高耗能、高污染问题的行业都将惧怕其威慑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不过业内专家也表示,新《环保法》只是提供了新的手段,是否真正能够起作用,关键要看地方政府和环保执法部门的落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