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若干意见》,除污染治理设施等硬件的投入外,我市今后还将从体制机制创新等软件方面着手,推进省城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为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据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昨天介绍,一直以来,我市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产业结构畸重。今后,我市将严禁发展“两高一资”项目,对市区现有的冶金、焦化、水泥、电力等重污染行业和企业将做到“只减不增”;实施污染物容量和排放总量“双控制”,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对现有重点排污工业企业,将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治理规划,限期达标,逾期淘汰,并在期限内实施严格的排放限值和高额付费政策,大幅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环境进行补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我市还将积极争取设立“太原污染物排放交易所”,实现各类排污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全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继续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方式市场化的格局。
我市将划定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超过环境容量区域、东西山四条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并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此外,我市还将建立环境稽查制度,严格落实环境执法责任;建立环境违法行为司法追究制度,依法追究违法者的环境刑事责任;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开区域和重点企业环境质量信息,继续坚持和完善环保有奖举报制度,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污染治理,履行社会责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