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宗勤认为,很多煤化工生产企业一到生产就不行,是因为实际煤种和设计煤种相差甚远。“煤资源制约包括数量、煤质和价格,”他不提倡从外部调入煤炭资源,强调:“要用本地煤,并且最好是一个煤田。即便是多个煤田,也需要煤质相近。”
对于有煤资源但是煤价太高的地方,顾宗勤对其上马大规模项目也持反对意见。“并不是说有煤资源就能干,每吨价格到了7、800元甚至上千元的地区,就不宜大规模发展煤化工。”
此外,产品运输问题也被着重强调。顾宗勤建议,大型煤化工项目要尽量采用铁路运输,减少公路运输以降低运费。煤制天然气项目应尽量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线,以节省建设投资。就西部煤化工项目而言,产品应尽量为固体,减少液体化工产品运输。“液体化工产品需要专用槽车,来回费用增加一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该论坛上表示,能源化工已经开启了煤、石油、天然气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虽然目前石油化工仍占首位,但石油价格高位波动,石脑油资源有限,限制了中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而石油化工替代发展迅速,并且世界煤化工技术发展都在向中国聚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然而,煤化工并不是万能的,也没有必要生产所有化工产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张绍强提醒,“产业化项目必须以技术成熟、装备成熟为依据,应选择煤炭原料消费量大、产品市场空间大的煤化工产品路线。完全气化合成型现代煤化工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碳税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加强CCS、CCUS等技术的研发。”
“建议对企业减排设备给予补贴,对CO2减排新技术研究给予资助等。”安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