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交通行业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左右,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提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据研究,当道路不畅时驾驶者需要频繁地踩油门踩刹车,而每次减速的燃油消耗是平常耗油的3倍。因此,治理拥堵已经成为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方面。到2020年,预计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为了承载这么多的机动车,我们难道需要修建更多的路吗?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按现有车密度计算,为了满足2亿辆机动车,我国公路总里程需新增478.8万公里,这样大的建设规模要消耗大量资金成本,对生态环境的毁坏是我们很难承受的。在城市拥挤狭窄的日本、几乎人人有车的美国等发达国家,他们是怎样治堵的呢?专家指出,完善智能道路出行信息服务是治堵的关键。要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可以采取很多办法,比如摇号购车、提高停车费用,又比如风传北京即将实施的单双号限行、收取拥堵费之类,但是相比之下,采用智能交通手段来管理城市交通,无疑是最人性化也是能有显著成效的方式。
发动机、燃料和智能交通系统,这三者已经被看成是实现现代机动车节能减排目标的三大支柱,智能交通是三大支柱之一。智能交通系统在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有着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拿智能交通中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来说,主要包括流量监测、不停车收费(ETC)、车辆监控、停车位管理和车联网等。通过交通流量监控和调度,可以大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如果将平均车速从每小时20公里提高到30~40公里,平均油耗可以降低20%~40%。使用ETC通过高速公路收费道口时,单车油耗和尾气排放可以降低约50%,同时道口通行能力提升4~6倍,大约每位车主每年可节油约15.3升。例如,通过优化线路和速度的交通管理应用软件,欧盟各国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6%,节省160亿欧元。在东京高速公路上,2005年就实现了收费站的ETC收费,占了50%以上,每年可以减少1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如果说智能交通从城市车辆这一污染源头上遏制了对大气的肆意排放,那么信息网络就可以打造一张天地一体、无所不包的大气质量监测网,让我们能随时对呼吸着的空气进行深入了解,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因此可以说,在信息化的助力下,这一堪称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可能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中国绿色发展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