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当前我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提升到19.8%,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2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与此同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虽然单位GDP能耗已经由1990年的0.7稳步下降到2010年的0.26,但仍然是高收入国家的1.76倍、中等收入国家的1.21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46倍。其中,工业能耗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如何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电力、钢铁、水泥、煤炭等重点行业积极探索,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成效。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二、2012年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与特点分析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呈现四大特点: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管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中小企业成为节能减排的新亮点;更多运用新理念新工具新手段。
“十二五”时期。我国企业是在更高起点上深入开展节能减排。2012年之所以能够完成年初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企业的努力绝对是“功不可没”。上述企业调查显示,从2012年看,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十二五”时期的企业节能减排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更呈现出新时期的不同特点。
1.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众所周知,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始于2006年。“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主要由政府从外部推动,行政手段成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保证,但也留下许多隐患。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十一五”末的减排目标,采取了很多不良的措施。比如拉闸限电、收取高额的排污费或是行政手段去强制企业节能减排,由此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相比之下,自“十二五”以来,随着企业对节能减排问题认识的加深与市场机制作用的显现,政府开始从“十一五”时期的强势地位逐渐淡出,由此,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加强。上述企业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认可以企业为主、政策为辅开展节能减排的模式。这已经成了企业“十二五”时期开展节能减排的共识。与此同时,市场化手段在企业节能减排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所调查企业提出,企业确实从节能改造中获取了更大的利益,因而会有内生的动力。其它调查也给出了同样的结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