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较大进展,但从201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行业能耗下降趋势已经开始放缓,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节能的主攻方向,也是石油和化工企业能否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关键。
他认为,行业能耗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目前以生产基础原材料产品为主,精细化工产业比重不大,能源消耗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特点一时还难以彻底改变。根据测算,目前我国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烧碱、电石、黄磷等产品的平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约5%~15%。其次,近几年石油和化学产业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这相当于几年就再造一个同等规模的石化产业。另外,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技术工艺水平较为落后,生产的主要产品大都是属于“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与世界石油化工强国的距离还比较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石化业减排存5大“软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截至2015年,石化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万元GDP能耗降低幅度将会在15%左右,即2015年达到0.85万吨标煤。面对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为实现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相关企业已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不过,江汉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李忠铭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石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领域亟待加强。
——节能减排意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参差不齐。国有央企的节能减排的执行力较强,而部分地区的中小化工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淡薄,为了节省经费,片面的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惜牺牲环境。此外,目前对企业的考核指标主要是看效益,领导晋升也都靠它。节能减排是“软指标”,责任没有跟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直接挂钩,导致了部分企业的侥幸心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