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结构、管理、技术一个都不能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白雪2013-02-02 06:07

     “尽管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较大进展,但从201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行业能耗下降趋势已经开始放缓,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节能的主攻方向,也是石油和化工企业能否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关键。
    他认为,行业能耗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目前以生产基础原材料产品为主,精细化工产业比重不大,能源消耗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特点一时还难以彻底改变。根据测算,目前我国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烧碱、电石、黄磷等产品的平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约5%~15%。其次,近几年石油和化学产业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这相当于几年就再造一个同等规模的石化产业。另外,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技术工艺水平较为落后,生产的主要产品大都是属于“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与世界石油化工强国的距离还比较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同时,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还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第一,推进资源节约、减少碳排放成为国际社会的强烈要求,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第二,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复苏,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增加了石油和化工企业的成本;第三,发达经济体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第四,发达国家以绿色标签、安全标准等新的方式,频繁发起贸易保护,针对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的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对行业发展形成了倒逼机制。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面对节能减排的空间趋小、难度加大的趋势,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将发展方式转变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上来,控制能源使用总量,大力提高能效水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石化业减排存5大“软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截至2015年,石化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万元GDP能耗降低幅度将会在15%左右,即2015年达到0.85万吨标煤。面对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为实现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相关企业已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不过,江汉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李忠铭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石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领域亟待加强。
    ——节能减排意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参差不齐。国有央企的节能减排的执行力较强,而部分地区的中小化工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淡薄,为了节省经费,片面的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惜牺牲环境。此外,目前对企业的考核指标主要是看效益,领导晋升也都靠它。节能减排是“软指标”,责任没有跟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直接挂钩,导致了部分企业的侥幸心理的存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行业耗能统计和审计缺乏标准。目前,石化行业的能耗统计办法还很不健全,如高耗能产品的节能设计规范和能效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也明显滞后或存在缺陷,难以对当前工业新增产能的能效控制形成有力支持。在能源审计方面,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能源计量方面,尤其是能源计量率、能源计量设备的配置率和能源计量设备的完好率等方面的基础工作都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使得能源统计数据很难做到完整和统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