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甲烷减排圆桌会议” ——甲烷控排国际倡议与中国油气企业实践进展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交易网2025-05-24 17:09

5月20日,能源行业甲烷减排圆桌会议(以下简称“能源甲烷圆桌”)——“甲烷控排国际倡议及油气企业行动进展”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中国能源网承办,美国环保协会(Envionmental Defense Fund, EDF)支持,重点关注油气行业甲烷排放问题,谋求进一步推进行业甲烷减排行动。本次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分别致辞。会议由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国际能源论坛前秘书长孙贤胜主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会议聚集了石油、天然气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投资基金代表等。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及双碳产业合作分会、美国环保协会(EDF)、OGCI and OGDC、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燃气集团、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售电公司、富达国际、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宁波欧熠乐科技有限公司、华夏基金、银华基金、亚洲研究与参与、负责任投资原则(PRI)亚洲“气候行动100+”、中国能源网等单位的逾30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与会议,共同从管理、监测、投资、合作等角度研讨行业甲烷减排解决方案。
 
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致辞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在甲烷控排方面加快行动。过去一年,在政策、技术和企业实践三个层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黄少中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坚持科技创新,夯实甲烷治理的基石。建议重点攻关三大技术领域:一是突破低浓度甲烷富集提纯技术,实现煤矿瓦斯利用率提升;二是研发智能化泄漏检测设备,推动石油天然气系统泄漏率降低;三是发展生物降解技术,提升农业废弃物甲烷转化效率。第二,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减排内生动力。建议构建"三位一体"激励机制:建立甲烷减排量核算认证体系,推动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设立绿色金融专项支持计划,对CCUS等示范项目给予贴息支持;探索国际碳信用互认机制,实现减排成果全球共享。第三,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开放治理体系。建立"一带一路"甲烷治理伙伴关系,共享监测数据与管控经验;设立南南合作技术转移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治理能力。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指出,企业减排重要的支撑就是数据。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很难推动工作向前发展。开展实测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工作重点,特别是自上而下的监测。去年EDF发射了甲烷卫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得到一些初步数据,有了一些新的发现。过去更多关注的是超级排放源,但是卫星发现一些面源的排放,小型分散源的排放非常大。希望未来EDF能够在现有卫星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国内的合作,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并为国内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与帮助。
 
在主题发言环节,来自OGCI and OGDC的执行董事Julien Perez为与会人员介绍了OGDC的最新进展。2025年,OGDC将重点推进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扩大,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加入。同时与大家分享OGDC的培训模块,助力企业更好地融入OGDC体系。此外,OGDC收集、整合和发布数据,以展示通过OGDC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OGDC将引入第三方认证机制,为各类企业会员的数据发布和存储提供支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美国环保协会能源转型+Biz高级主任Andrew Baxter介绍了EDF在甲烷控排领域的工作。他表示,EDF积极与各类企业沟通,通过向企业阐释甲烷控排所带来的价值,引导企业聚焦并重视甲烷控排。EDF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一直专注于甲烷控排的科学研究,并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后,来自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薛明,中国石化HSE管理部低碳处处长王之茵,中海油节能低碳高级主管王蕾,中国燃气OGMP授权代表、设计院总工程师钱文斌,分别与参会嘉宾分享了各自企业在甲烷减排中的实践经验。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薛明介绍,2004年至2019年,我国油气行业主要聚焦陆上油气生产甲烷回收利用,持续推进了放空气与伴生气回收利用工作;2020年至2024年,全国碳监测试点工作中,我国油气企业重点开展了甲烷监测试点工作,各类型甲烷排放检测技术在陆上及海上进行了应用试点。此外,中国石油还首次开展了我国油气行业甲烷减排成本评估工作。2024年至今,油气行业积极响应国家《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发布,先后基于各自企业实际制定了细化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甲烷控排制度与标准体系、排放因子平台等的逐步完善,油气行业的甲烷减排工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相信在未来,我国油气行业甲烷检测、报告、核查体系将逐步完善,各企业也将持续推进甲烷控排工作。
 
中国海油节能低碳高级主管王蕾介绍,2024年,中海油发布了甲烷控排指导意见,旨在统一思想,分板块开展甲烷排放的盘查和管控策略。在指导意见中,中海油设定了目标与指标,每年推动相关工作。同时,中国海油积极推动甲烷核算和监测标准体系的建设,依托公司节能低碳标准化委员会,不断完善标准体系,以指导日常工作。此外,中国海油上线了双碳数字化平台,甲烷数据是重点关注内容。在火炬系统治理方面,现已形成三大甲烷回收利用技术路线:一是管网回收,通过现有或新建管道进行增压外输;二是提升海上平台锅炉等装备的利用率;三是回注采油。
 
中国燃气OGMP授权代表、设计院总工程师钱文斌介绍,中国燃气2021年6月加入OGMP,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加入该组织的企业。2022年作为普通会员,公司从2023年开始实施实测工作,涵盖L4和L5级别检测。检测工作由中国燃气的专业队伍执行,检测方法、仪表和核算研究则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重庆大学的专业团队,通过资金支持提升检测水平和核算能力。凭借这一成果,中国燃气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达到OGMP黄金会员标准,成为全球60多家达标企业之一。检测工作量巨大,但对提升公司生产运营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公司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营中的问题,对泄漏量较大的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从而显著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参会嘉宾与演讲嘉宾就OGDC、企业合作、排放因子、方法学、金融机构在减排领域发挥的作用、新能源的发展对甲烷减排带来的挑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专家在甲烷减排的政策推动、国际合作、企业实践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带来了非常宝贵的见解。
 
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会议的召开和研讨结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会议的持续召开至关重要,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优化、提升和创新,以更好地贴合国内实际情况。加强合作是解决甲烷减排的关键。这不仅包括国内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还需要政府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同时,政府、研究机构、国际组织与国内大型企业之间也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层面的交流合作,各方可以共同分享信息、经验、成功案例以及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推动甲烷减排工作的开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