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可持续的低碳交通国际社区

文章来源:杭州杂志2016-05-17 11:23

    可以结合“后小汽车时代”的交通文化,在社区内部和周边的道路系统中,结合未来“街坊式”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密道路网络,充分考虑步行道路、自行车道的动态通行需求,在停放最方便的地点设置安全的自行车停车设施等。
 
    在国际化城市和社区内,不同国籍、民族、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宗教信仰、社区理念、生活方式的成员在这里交汇共生,使国际化社区成为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发展的家园。从交通的视角来看,国际化社区内的各项交通设施和交通行为也将与国际交通理念、惯例等先行实现接轨。
 
    国际化城市或社区的交通行为和交通文化中,第一个突出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交通活动,按照“以人为本”的优先级,依次而降分别是步行交通、各类自行车、各类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对于上述交通方式的重视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以人为本”的重视度。根据欧盟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欧洲的年轻人新增汽车驾照人数正呈现下降趋势,为了更好的空气质量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员正从私人小汽车方式转向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在杭州的国际化社区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后小汽车时代”的交通文化,在社区内部和周边的道路系统中,结合未来“街坊式”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密道路网络,充分考虑步行道路、自行车道的动态通行需求,在停放最方便的地点设置安全的自行车停车设施等。杭州目前建有全球最发达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每天7万多辆公共自行车承担了近35万人次出行,未来在国际化社区的周边和内部,可以进一步结合技术手段改进,破解租还难题,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质量和水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国际化城市或社区的交通行为和交通文化中,第二个突出的理念是“和谐交通”的共享理念。城市道路上承载了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单单一个公共交通方式,在国际化城市香港就有地铁、轻铁、有轨电车、轮渡、巴士、社区接送巴士、红巴、绿巴等多种方式。多种交通方式在道路上应当和谐共处,原先国内城市中宽达五六十米的道路上,双向六车道以上的道路模式是一种小汽车占主导的模式。今后的“城市道路”要向“城市街道”转变,“窄马路、密路网”,街道功能从过去的“小汽车主导”向“步行和自行车友好”转变,从纯粹交通功能向“生活性、步行、商业性”等复合功能转变。2005年,比利时针对城市建成区道路颁布了《街道法规》,取消了原先小汽车交通的优先地位,明确了道路各使用者的平等地位——“在城市街道中,最优先照顾的应该是最弱势的交通群体”。在杭州国际化社区周边和内部,可以参考欧洲城市内城的做法,推行“低(零)排放区”和“30公里限速区”,可以采取“驼峰等减速装置、缩窄道路和交叉口、保障无障碍交通”等欧洲常见的“宁静交通”手段确保社区孩童上下学路径、高龄人群活动区的慢行交通,有效改善居住环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国际化社区的交通文化中,第三个突出的理念是“低碳交通”的可持续理念。在国际社区中,大量的国际人士心中非常注重低碳环保。根据国内外城市经验,与城市交通相关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污染和排放物占社会总排放的40%~50%,在一些交通干线附近的污染更为严重。国际通行的“低碳交通”是从清洁能源、清洁车辆和清洁使用等角度予以关注,可以分别从动态交通车辆使用和静态新能源车辆停车(含充电桩配置)这两个方面鼓励和方便新能源车辆在国际社区的使用停放;同时也可以在国际社区周边增加各种公共自行车和私人自行车等绿色交通的停放车位。未来几年,杭州规划建设总计约300多公里的地铁线路,轨道站点约200多个,轨道交通站点将密布全城。在国际社区与轨道站点之间联系的步行“路径”两侧,建议能提供各国人士的日常生活服务,减少小汽车等非低碳出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