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低碳实践:慢行京城 绿色出行成生活新方式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韩秉志2022-07-31 18:51

  绿色出行,始于足下。随着社会对“双碳”目标认识和理解的逐渐加强,寻求一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来缓解当下城市交通压力,已成为特大城市治理的有效手段。这其中,骑自行车便是“零碳”出行的选项之一。
 
  过去5年,随着北京慢行交通环境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车通勤、购物,将绿色出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创近10年来新高——达到47.8%,比2017年提升了6.9%。全市共享单车年骑行量达9.5亿人次,市民慢行交通出行意愿持续提升。
 
  在北京,自行车正回归城市。
 
  形成绿色出行环境
 
  沿着东四南大街由南向北,经过金宝街过街左转,便来到西堂子胡同。下午5点,家住于此的李文杰老人正要带着孙女出去溜达。爷孙二人沿着胡同一侧便道有说有笑。
 
  和胡同外车来车往的东四南大街不一样,基本只有人和自行车通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路面坑洼不平、机动车乱停的狭窄小巷。随着王府井结合老城街巷胡同整治,西堂子胡同、甘雨胡同等9条胡同完成“机动车禁停”等多项改造,率先建成北京首个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
 
  改变,源于北京持续推动的慢行系统改造升级。2019年年底,北京市提出“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从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全方位体现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细节上的改变让市民骑行、步行时更踏实放心。
 
  “在北京,大路口正在逐步瘦身,可谓小动作取得大效果。”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荆禄波介绍,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设置自行车路口一次左转74处,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线和通行权限,路口通行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慢行交通“体检”结果显示,2021年,北京核心区、石景山区和城市副中心非机动车道宽度达标率均超过80%;自行车道违停侵入率较2020年降低47%。2021年年底,84.1%的市民认为慢行整治效果较好,安全、友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逐渐形成。
 
  从为小汽车服务到为自行车让路,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的回归,也正在逐渐推动城市形态的改变。
 
  净化慢行空间、建设口袋公园、营造休憩空间……各有特色的慢行系统示范区,遍布北京全市。比如,石景山保险产业园就是北京慢行系统改造的一个典型成果,通过将滨水绿道、园林步道、园区便道和空中廊道“四道融合”,打造慢行系统示范区,吸引了不少市民选择骑车、步行。
 
  据统计,2020年、2021年两年,北京累计推出7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文化味浓厚的漫步北京骑行路线,推动绿色低碳出行新风尚。
 
  慢行意愿持续提升
 
  蓝天白云之下,塑胶车道红绿相间,市民们穿梭在自行车专用路上,享受“快车道”骑行的乐趣。
 
  “过去赶早高峰坐地铁上班,等两三趟车才能挤上去。现在沿着专用路骑行,通勤时间反而节省10多分钟,还能锻炼身体。”在中关村软件园上班的王亮表示,没有机动车的打扰,骑行者也有了欣赏所在城市优雅一面的专属视角,这种体验感是“独一无二”的。
 
  2019年,北京建成了首条全长6.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连接回龙观和上地软件园,相比私家车和公交车,分别节省通行时间32%、50%,培养了一大批“通勤铁粉”。开通3年来,自行车专用路日均骑行量为4000人次至5000人次,累计减碳超1500吨。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自行车出行,相比小汽车出行每人每公里可减少0.17千克二氧化碳排放。若1名小汽车使用者采用自行车出行,一年能够减少1吨碳排量。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2022年北京将开工建设自行车专用路东拓、南展工程,连滨水绿道、通郊野公园,届时将激活自行车专用路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一条兼具通勤、休闲骑行、文化慢行的绿色通勤走廊。
 
  共享单车自2016年进入北京后,在接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由鼎盛时期的16家减少至美团、哈啰、青桔3家,运营车辆数由235万辆调控至95万辆左右,运营车辆合规率、动态接入率均在95%以上,初步形成中心城区1个运营区、郊区N个运营区的“1+N”格局,车辆运营区域由五环内逐渐扩大至所有行政区均有覆盖。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慢行出行意愿持续提升,2021年,全市共享单车年骑行量达9.5亿人次,单日最高骑行量突破471万人次。
 
  “2021年全年,北京市民骑行哈啰单车共走过了6.94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2.75万吨。”哈啰品牌负责人王帆说。
 
  随着自行车“回归”北京,服务和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和加强。为不断规范互联网自行车行业发展,北京市交通委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推进慢行系统与轨道融合,并完成51个重点轨道车站224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建设,实现入栏即结算。截至目前,已施划共享单车停放区超2.6万处,核心区公示了16个禁停区域。所有停放区、禁停区、入栏管理区坐标均推送至企业客户端,引导市民有序停放。
 
  减碳激励效果明显
 
  随着“高质量发展”“碳中和”等理念的提出,共建美丽家园,需要每个人为碳减排“添砖加瓦”。碳普惠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加绿色低碳的选择。
 
  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平台)可被视为交通领域的“碳普惠”平台。该平台于2019年11月由北京市交通委联合高德地图发布,是国内首个落地实施的一体化出行应用平台。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于凤菊介绍,为了推动绿色出行从理念倡导向激励引导升级,建立可持续的激励机制,2020年,基于MaaS平台的绿色出行碳普惠机制,研究发布了《北京市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为核算不同类型低碳出行项目的碳减排量提供统一依据。基于这一方法学,北京MaaS平台开发“MaaS出行 绿动全城”活动,对低于标准碳排量的出行行为给予奖励,这也是国内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励市民全方式参与绿色出行。
 
  碳普惠激励机制的一大特点就是简单直观。市民在MaaS平台上注册参与活动,通过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方式出行时,应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APP进行路径规划及导航,出行结束后即可在APP中获得对应的碳能量。这些个人账户中的碳能量,可兑换公交卡、代金券,也可用于捐赠环保公益活动。截至今年3月,“MaaS出行 绿动全城”活动正式注册用户超百万人,月活跃用户42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近10万吨。
 
  “每1吨碳相当于一辆燃油车车辆停驶半年的减排量。活动有效转移21%的绿色出行观望者,即日常出行主要使用小汽车的群体开始参与绿色出行,市民绿色出行意愿显著提升。”于凤菊表示。
 
  “没有人的参与,很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绿普惠)总经理陶岚说,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减排行为,叠加巨大的14亿多人口规模,就是相当庞大的规模量。
 
  北京冬奥会期间,绿普惠服务了北京冬奥组委推进的碳普惠项目——“低碳冬奥”小程序,通过量化公众日常生活各场景的碳减排行为,打造冬奥碳账本。陶岚说,公众在“低碳冬奥”小程序上践行的低碳出行等绿色行为,都会被科学量化,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绿色生活方式激励,助力碳普惠相关行动。截至2022年2月28日,该项目已有270余万人参与,累计碳减排近2万吨。
 
  将视线转至远景目标,北京对于慢行交通的期待已不止于交通领域:不光要“建成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形成连续安全的慢行交通网络”,还要依托MaaS平台,通过碳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完善面向绿色出行群体的碳普惠激励模式,引导市民逐步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今年5月,北京相继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对未来的慢行系统发展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五环内慢行系统连续成网,符合条件道路全部施划非机动车道分道线,机非混行道路全部增设自行车优先标识;骑车在路上,市民将享受到更多绿树林荫,骑行环境更加舒心宜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