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循环经济为中国企业带来“转型革命”

文章来源:云南低碳经济网2016-07-11 14:46

将炼钢过程中的工业余热,转化为廉价能源为整个城市供热。这样的实践已经在中国东北工业城市辽宁省本溪市得以实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利用区域能源重塑能源结构,减少了燃煤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取得显著环境效益的同时,又帮助解决当地企业长期亏损问题。”参与该项目的丹麦丹弗斯集团中国区副总裁车巍说,挖掘循环经济效益提振了改革转型中各方企业的发展信心。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越来越多实例表明,低碳循环经济带来的商机真真切切。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8日至10日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上,来自钢铁、消费品、化工和能源等行业的中外企业代表、政府官员和学术专家共同聚焦“低碳循环经济带来的产业革命”。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国家和消费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说,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12.9%,却消耗了全球21.5%的能源,高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只有通过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小的环境代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黄润秋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在他看来,“十三五”是中国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去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把绿色发展确定为基本方针之一,“政府的大力倡导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一斤钢材不如一斤矿泉水和一斤白菜。”宝钢集团总经理助理王建跃说,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不足70%,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仍属紧缺,中国每年仍有5%至10%需要依靠进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目前宝钢正努力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向转型。这家企业每年产出1000多万吨固体废弃物,进行筛选后30%再返生产利用,40%属于纯净度较高的高炉水渣可用于生产水泥。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即便是最终剩下的钢渣,由于透水性好、清凉度低、强度高,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理想原材料。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实现绿色低碳循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形象,更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王建跃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与会人士认为,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并推动规模经济发展,催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促进资源进一步整合和优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程会强说,“十二五”期间,中国已布置了4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还进行了相当一部分园区循环改造,当前,中国正加快培育一批再生资源骨干企业和聚集区,打造特色、绿色制造的企业和基地。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尽管中国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仍有差距,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说:“这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给企业和市场带来无限的创新机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