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中七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2015-03-11 10:05

五.农业:在二氧化碳减排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产业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地球上主要有三个碳库:大气、陆地和海洋。大气中的碳元素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处于流动中,其中的一半与陆地生物群落交换循环经济,而另一半则通过物理和化学变化进入海洋,陆地和海洋的含碳量远远大于大气中的含碳量,土壤是天然的碳库。陆地和海洋中的岩石圈及化石燃料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9%。陆地植物则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碳汇之一。而通过海洋和陆地水域溶解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占很大比例,碳酸盐的溶解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更是增加了对溶解二氧化碳的消耗。因此,农业与森林碳汇一样,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另一方面,从农业生产所用肥料来看,人们长期关注的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等矿质肥料的使用,强调植物“矿质营养”氮、磷、钾三元素的平衡,忽视碳、氧、氢三大营养元素相互作用的原理。其实根据化学肥料研究,二氧化碳完全可以大规模用作“碳基肥料”,改善植物仅靠自然界无法获得的碳、氢、氧元素的问题,或者通过合理搭配碳、氢、氧的投入,以实现尽可能高的种植效果。也正是出于此,联合国将农业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解决方法之一,批准了首个农业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的大规模应用。同时,国内许多相关科研人员也逐渐重视农业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作用,积极提倡发展低碳农业。而刘长有、卓泽凡等陕西农业专家则在2000年就开始进行“碳基肥料”方面的试验,并于近年完成了试验阶段的任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六.日本模式:比美国模式更适合中国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对全球经济和产业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许多国家为了占领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而部署和制定了相关战略及规划。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美国和日本,它们呈现出两种不同推广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美国参议院于2007年7月提出《低碳经济法案》,奥巴马政府又相继推出了新能源战略,将低碳经济视为走出金融危机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前,美国以开发新能源为主,配以节能增效、应对气候变化等方案,旨在实现增加就业、加快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和实现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替代的长期目标。相应地,美国政府于2009年增加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提出“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计划到2012年,使新能源发电能够占到总能源发电的10%,2025年则进一步提高到25%。并在2025年之前,再投资900亿美元用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以及汽车节能等方面。同年,《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也公布于世。虽然该法案规定了美国温室气体的减排进度,但仍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众多国家的观点不同。而主要从确保产业国际竞争力,绿色就业机会和劳动者转型,出口低碳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四方面提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框架。不难看出,美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立足点之一就是要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低碳经济领域的大量投资循环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在占据世界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解决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振问题。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相比之下,日本低碳经济的发展则是在更广泛的视角下展开。从1979年的《节约能源法》到后来的《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日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主推政府主导型的低碳社会建立和涉及整个经济社会的节能减排计划。其中,低碳社会的建立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构建一个新的社会体系,使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不可替代性,摒弃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思想;第二,增加生存的危机感,鼓励富足而简朴的生活方式,提倡可持续的生活幸福感,并要求生产部门根据消费者的习惯进行相应调整;第三,保护森林、海洋等碳汇资源,开发节能环保技术,应对全球气候恶化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还制定“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集合中外企事业和相关科研院所专门人才探讨具体的情景和路线图,以及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生活方式转变的促进政策。2006年的《新国家能源战略》更是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全面推动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执行。在这样的导向下,日本企业牢牢掌握着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例如,日本节能电器产品绝大部分空调的耗电量已降到10年前的30%到50%。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