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体科技水平仍比较落后,在关键的低碳技术领域研发能力薄弱。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几项关键的低碳技术领域。因此,中国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快速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必要的。在全球气候谈判的框架下,目前已有一些促进低碳技术转移的国际机制,但是它们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同时,中国也制定立法和激励政策,鼓励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还需要付出包括建立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创新等方面的巨大努力。
4、建设低碳经济和社会,尚缺乏一些资金、政策和金融的支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建设低碳经济和社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资于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但是由于社会资金是有限的,用于低碳投资的资金会有机会成本。因此低碳投资需要同时考虑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益和关注人类发展。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技术研发、公共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既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淘汰落后产能,会引起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以缓解和消除这些社会成本。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另外,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资金、政策支持体系。尽管我国相关的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变化及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一些鼓励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还不能完全到位,即使部分银行实施融资,其信贷放款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5、“碳关税”将对外贸出口造成直接压力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多年来承接了大部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高碳排放生产线。出口产品也以高碳的居多,出口贸易就要付出昂贵的“碳关税”代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这些生产线就要面临停产、转产和技术改造的问题,如果发达国家不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中国的外贸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贸易环节,都将面临重重障碍,而且很可能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裁也越来越隐蔽,如今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是高能耗类的,现在要更关注出口商品的转型,否则中国经济中的结构问题就无法解决,也将会越来越多受到“碳关税”之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