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生态保护和扶贫攻坚硬仗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10-19 14:16

编者按: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环境保护部承担了定点扶贫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隆化县,以及对口支援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的任务。在环境保护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县坚持扶贫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良好。10月17日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现特刊登三县扶贫开发的相关经验,以飨读者。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委书记 刘众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围场是生态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环境保护部定点扶贫县。多年来,围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晋位赶超”主题,持续用力培育“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同步解决贫困落后问题,积极探索更有效益、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57.6%,是华北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生态环境最优的地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在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全力解决好贫困问题,全县贫困发生率由43%降低到26%,但按照新的贫困标准,全县尚有159个贫困村、11.46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任务重、压力大。今后,围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张承地区“建设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贫困问题”的战略定位,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乡,全力消除贫困,切实加快建设经济强县、建成全面小康步伐,努力走出一条借力协同加快发展的成功之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第一,坚持把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前提。积极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潜力,努力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相融共生,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围场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一是抓顶层设计。全面推行“131”发展战略,即确立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这一目标,构建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强化创新体制机制这一保障。二是抓生态建设。大力推进京津冀水源涵养林、小滦河流域生态恢复、京津冀特供果品北方基地、冀北绿化苗木生产集散地、绿色生态廊道等五大重点工程建设,打造“一环”“一带”“多廊”的生态建设格局。到2020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8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全面建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三是抓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建”的基础上,强化“管”,严格“控”,严格做到“对生态有破坏、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律不上,不符合集约用地要求的一律不上,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一律不上”,重点做好水源涵养、森林城市创建、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治理4篇文章,努力建设“天蓝、山绿、水清、土净”的美丽幸福围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第二,坚持把提升产业层级作为核心支撑。按照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大力培育和发展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生态产业,积极引进信息化、数据化、高端化的新兴产业。一是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实施“一环三区六带”旅游开发战略,启动建设“百个景点、千里绿道、万家驿站”工程,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打造全域旅游的围场样板。突出发展马铃薯、蔬菜、畜牧、林果、中药材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线上农业、智慧农业,建成京津地区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全力推进风光水和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到2020年建成千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积极培育医疗康体、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借力京津、创新资源,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二是推进项目支撑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攻坚,以投资强度、科技含量、税收贡献率和建设容积率为衡量标准,积极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动通用机场、太谷信息科技、东山文化产业园、小滦河流域综合开发等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助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级。三是建设园区集聚产业。统筹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木兰围场经济开发区、木兰围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木兰皇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4个产业聚集区建设,到2020年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税收3亿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三,坚持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战略之举。坚持以城乡统筹为引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对县域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规划,确定“一城、十镇、百村”建设目标,由点到线、由内而外、由表及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围绕扩容提质实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实施“以园带城、产城互动”战略,加快推进县城“南进、北延、东拓、西治、中改”进程,实施城建“十大工程”,推进科教园区、物流中心、城市快速路、城市综合体、城市水景观等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0万,分别增长300%和67%;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增长18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围绕“四美”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按照“发展中心村,提升一般村,打造特色村”的工作思路,实施“两边一线一片区”建设规划,在景区及县城周边、旅游公路沿线和庙宫敖包山片区,选定110个村作为重点村,建设一批以御道口为代表的休闲旅游新村,以龙头山为代表的城郊经济新村,以半截塔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新村,以庙宫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新村,利用5年~10年时间将全域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秀美乡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第四,坚持把推进精准扶贫作为工作重心。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大力实施“四个一批”攻坚行动计划,找准扶贫路子、抓住扶贫“引爆点”。一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针对全县有劳动能力的3万户、9万贫困人口,通过扶持发展以特色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为主的产业项目,引导就地转化就业和外出务工解决脱贫问题。二是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针对全县需要异地搬迁安置的1600户、6000名贫困人口,采取集中安置、就近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保障。三是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针对全县7580户、1.5万名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双无”贫困人口,坚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统筹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政策性兜底。四是通过医疗救助保障一批。针对全县2400户、4300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实行医疗救助政策兜底。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第五,坚持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根本保证。始终坚持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持续动力,不断创新完善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创新完善对外开放机制。立足建设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突出生态建设、高端旅游、养老养生、绿色食品、立体交通和现代物流六大重点领域,加大对京津地区功能疏解承接力度,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高、环境质量高的产业和项目。二是创新完善投入机制。今后重点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积极探索采取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大力撬动社会资本介入,建立PPP融资模式。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资源,把资产转化为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破解投入难题。三是创新完善引导机制。设立总规模5000万元的扶贫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扶贫开发,以扶贫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新型合作组织扩大生产、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四是创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行GDP+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体系,将GEP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和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实行差异化考核,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潜心干事、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