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基本形成,85%的野生动植物受保护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的发布,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等项目的启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5月22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环境保护部举行的201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大会上说,目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已基本形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不同类型保护地在内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已达到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到陆地国土面积的18%,已提前完成了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
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已得到有效保护。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成绩背后,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持久努力。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2月,为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名古屋议定书》,环境保护部组织召开了《生物遗传资源获取管理条例》起草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完成条例文本草案,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管理打下基础。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5月,为保障生物安全管理,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做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抵御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和危害产生重要影响。
5月下旬,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环境保护部联合中科院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15版》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对中国除海洋鱼类外的4357种脊椎动物的受威胁状况进行了评估。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客观来讲,我国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90%左右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40%左右的重要湿地面临退化威胁,10.9%的高等植物和21.2%的脊椎动物受到威胁,部分珍稀濒危物种还未得到保护,遗传资源流失现象依然存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面临严峻的形势,如何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如何理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从哪些地方着手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需要考虑的重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对此,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明确提出,下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努力做好4方面工作,即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理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大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力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