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刚落下来的雨水溶解了汽车尾气、工厂废气,而且还有污泥、油脂等污染,拱墅区建起了“初期雨水处理系统”。由截流井、截污挂篮装置、调节沉淀池、复合湿地系统、地埋一体机、灌溉系统等部分组成,让污水层层过滤后再流入河道。上城区有很多老小区,居民们习惯把洗衣机安装在阳台上,因此他们把分流阳台雨水、污水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加装塑料箱子,加装雨水、污水管和根据水位可浮动的小球,让阳台雨水、污水进行分流。这两项措施,基本上都达到污水“零直排”。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完成每一条黑臭河治理都不容易,要防止反弹,守住这份成果更不容易。为巩固黑臭河治理成果,2015年3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对去年完成整治的193条黑臭河道展开“回头看”专项督查行动。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河道水体有无异味,颜色有无发黑;河道沿岸有无污水直排口;水质采样分析;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和保洁机制,河长检查和履职记录等方面。
2015年4月,杭州市人大开展了“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主题活动。要求各级人大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把193条已治理的河流作为监督重点,并及时根据干部调任情况调整相关责任人。他们还监管并举,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污水截流、日常巡查、责任追究、快速反应等长效管理机制。杭州市政协发出倡议,要求全市各级政协委员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带头爱水护水,做到每天关注身边的河流。同时,对媒体曝光的水污染事件,进行真相调查。2015年5月份起,江干区除了聘请“民间河长”监督外,还聘请了18位民间环境观察员,每月一次到自己“管辖”的黑臭河道,抽检河水的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等到年底发布民间环境观察员的河道治理报告。
杭州市还开展“二次验收”活动,即对去年完成整治的193条黑臭河道,按照《浙江省垃圾河、黑臭河清理验收标准》和《浙江省垃圾河、黑臭河验收管理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二次验收”。 二次验收中,如果发现黑臭河反弹,将问责河长等相关人员。
河道污水治理,是个长效、持久的过程。河道摘掉黑臭帽,并不意味着马上就消除劣Ⅴ类水体,摘帽只是水质治理中最基本的一步。杭州市还将要通过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日常保洁、引配水工程等一系列水质改善长效措施,让小河清清大河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