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怎么确定环境排放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徐晓东:环境容量是公共资源,公平分配最好的方式是公开拍卖。我建议采用招投标,而不是行政审批。例如,把当地的环境容量分成100份,然后进行招标,价高者得。拍卖收入作为公共财政收入。拍卖取得的排放权作为用益物权,可以进行交易。企业上项目,首先要从市场上取得排放指标。或者参与竞拍,或者从其它所有者手中购买。公益性的项目可以通过划拨的方式取得排放指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收入不应用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因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污染者付费,即“谁污染、谁治理”。现在有人建议资源税要根据治理污染的成本来定,这不合适。征收环境税并不是将治理环境的责任转移到政府身上,交纳环境税只意味着取得排放特许权利,否则你根本就不能排放。企业交了环境税后,仍需担负治污之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在这种制度下,企业会有内在的动力去完善环保工作。为了减少排放量,一定会使用最新最好的环保技术。为了获得好技术一定会请真正的专家设计环保方案。
拍卖取得的排放权只在一定的期限内有效,到期之后必须重新参加竞拍。如果企业通过技术进步,使原先拍得的特许权在满足自身需求后仍有剩余,那么企业可以卖出余额,获得收入。这也是鼓励创新的措施。而现有的制度设计,并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政府应当尽早放弃对环保技术的主导或选择权,放手让企业和市场作出选择。比如强制性煤改气带来了许多问题。相反,如果只是提出排放的要求,而把是不是烧煤、如何烧煤交给企业选择,企业可能会在煤炭清洁利用上下更多功夫。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环保要与时俱进
中国能源报:当前许多项目的环评审批权下放给了地方政府,会不会改善这种情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徐晓东:此次除了跨省、跨区域等需要中央出面协调的项目外,环保部将其他项目环评审批权都已下放了。我认为这也是对的。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环保法》明文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审批权的下放,有利于实现“权责对等”,有利于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原先的做法是环保责任由地方政府负担,而决策权却在中央部委,权责脱节。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