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环境监管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对污染物减排将产生较大的贡献。普遍认为,中国的环境执法多年来呈“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选择性执法”的状态。孙佑海的研究表明,如果现有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部落实到位,主要污染物可减少70%。这一估算或许偏高,但从定量角度反映了中国环境监管失灵的严峻形势。这意味着通过提高环境监管有效性以确保污染源排放“合规”对于污染减排具有较大的潜力,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据易碳家了解到,实际上,“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主要是通过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等重点行业进行工程减排而得以实现,而生活、农业等各领域污染物防治政策也产生了积极效果。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1.工业领域污染防治进入新的阶段。从2005—2012年,火电脱硫、脱硝进展快速,火电脱硫机组的比重从12%提高到92%。火电脱硝机组比重从2010年11.2%提高到2012年的27.6%。而根据有关规划和能源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这一比例会持续提高。针对钢铁、水泥、石化、有色等高污染行业的减排措施进一步加强。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前后,主要高污染行业的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而随着工程减排(脱硫、脱硝等)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减排效应在逐步递减。而针对非重点行业、更加分散的中小企业的环境监管,使其污染物排放“合规”,正是中长期污染物减排的潜力所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2.生活源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00年的34.3%提高到2012年的87.3%。县城污水处理率从2000年的7.5%提高到2012年的75.2%。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1年的58.2%提高到2012年的93.3%。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3.农业源的污染治理日益受到重视,针对农业源的污染控制力度不断加强。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5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吨、10万吨。2013年,1272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完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化学需氧量、氨氮去除效率分别提高7个和27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面源污染的显著改善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毫无疑问,中国污染物减排政策呈趋紧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推动污染物排放实现转折的总量控制制度会进一步深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推进,中国环境法治水平将不断提高,环境监管体制将不断完善,环境监管会不断加强。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加大监管机构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强化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启动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甚至是重要突破。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增长,环境监管呈不断严格的态势。可以预计,由监管有效性提高而释放的减排效应会逐步显现。(完)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