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和投资刺激相比,对环保产业发展更为关键的因素是环保政策法规催生的市场需求、适宜的商业模式以及健全的行业规则,在此基础上,环保企业才有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动力。
在中央、各地改善空气质量的空前决心和行动下,大气治理领域已经迎来新一轮增长的空间,被地方政府、投资者普遍看好。而在此轮中,环保企业、产业如何抓住机遇、提升发展质量,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则需要广泛深入地思考与讨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入冬以来,我国很多城市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相关专家表示,我国大气污染类型已经由燃煤型污染转变为目前燃煤、机动车、工业排放多类型污染和高负荷共存的重度复合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面对越来越严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要做到达标排放,治理技术水平是关键。在大气污染问题全民关注的今天,在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面前,有些行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急需提升,有些是‘硬骨头’需要下大力气去啃。现在有些治理技术水平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排放要求了。
治污设施运行成本高,资金一直是企业提升治污水平的“拦路虎”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作为治污主体,治理污染、达标排放是本分。但有些企业受自身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越来越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面前,要做到达标排放,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调结构,二是限产能,三是再提升,即增上污染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第一、二条路显然是企业不愿走的,而提升治污水平又涉及资金问题,治污设施的运行成本高也令企业头疼。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以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为例,工程投资动辄上亿元,建成后有的设施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有的设施甚至因运行费用高昂不运行或不正常运行,脱硫效果难以保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业界人士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参照“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从国家层面开展“合同环保服务”管理,对以BOO模式、EPCO模式(项目总承包+运行)投资于环保项目的“合同环保服务”企业,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和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保企业良莠不齐,有的是真有技术水平,有的则是滥竽充数。环保产业被称为“永恒的朝阳产业”。根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而山东省也提出,到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5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左右。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应对环保行业规范管理,提升准入门槛。首先必须建立环保设施建设、运营准入制度,提高进入门槛,建立健全行业质量标准体系,以提高环保设施的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促进环保企业实力的提升和健康发展。建议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环保设施减排量核查,对于偷排、关停环保设施的行为应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建立环保设施建设的审核、审批制度,环保设施在建设前,应该经过专家认证和审核,拒绝落后的工艺和技术实施。要审核环保公司的资质和业绩,对于不具备资质、业绩不好的企业,不予批准,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环保企业的参与和不合格工程的产生,以保证环保设施建设的成功率和运行达标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