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给我们的概念是在城市小区中实行的一种环保方式。然而就在最近,青浦区赵巷镇将垃圾分类工作延伸到了农村。通过集中宣讲培训,从而让村民转变观念,认识到这些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
果皮蔬菜切下来后扔进垃圾桶,提着桶出门。眼前这位农村老奶奶并不是直接把这袋垃圾扔掉,而是俯下身子慢慢地把这些每天都会产生的垃圾,按照种类分别放到两个垃圾桶里。老奶奶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带来的,却是赵巷镇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跨越。
农村地区与城镇不同,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多了农田。在这里,垃圾主要被分为可还田垃圾和不可还田垃圾。今年9月,赵巷镇在该镇方夏村和中步村率先展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通过宣讲员向村民详细地讲解农村垃圾分类的知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周月珍是赵巷镇垃圾分类工作的宣讲员之一,在培训之前,不少村民都对她说,垃圾分类很麻烦,对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好处。通过她耐心的讲解后,大家认识到,由蔬菜杆、瓜果皮、树叶等组成的可还田垃圾,通过在积肥池中发酵,可以转化为非常好的农业肥料。
几轮培训讲解之后,政府将为这两个村出资,在村级垃圾房旁边设置7个积肥池,全村每户居民统一配给两个垃圾收集容器,以家庭垃圾为源头进行首次分类,再由农村二次分拣员进行分拣检查,最后才放入积肥池,还田利用。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据了解,作为青浦区垃圾分类试点镇,赵巷镇从2010年开展“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工作以来,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从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绿色星期六——社区资源回收日”、世界环境日活动宣传、“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常态化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发展,目前已经成功将环保理念深入到镇区24个场所。截止今年1到8月,赵巷镇在每天产生43.36吨垃圾的指标上,累计减量1.61%,位列全区减量第一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