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基于低碳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报告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碳交易网2012-06-04 15:03

  摘 要: 在探讨低碳经济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 分析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从依据低碳经济原则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转型、 基于柔性能力促进服务业竞争力提升、 通过基地建设促进服务业获取集聚经济效益等三方面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路径, 以期对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服务业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 低碳经济; 发展路径; 聚集经济效应。
  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 70%, 部分国家甚至超过 8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得到了长足进步,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还存在巨大差距, 并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高投入、 高能耗、 高污染的发展方式, 而低碳经济作为以低消耗、低污染、 低排放和高效能、 高效率、 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当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多重任务, 低碳经济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基于低碳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路径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1 低碳经济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自 2003 年英国在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 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 “低碳经济” 的概念以来,低碳经济日益受到国内外社会的普遍关注。 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核心,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降低能源消耗, 充分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建立新的能源结构, 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从低碳经济的内涵上看, “低碳” 与 “经济” 兼顾, 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 “低碳” 意味着发展经济必须以降低碳排放为前提, “经济” 则意味着在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的增长, 即既要降低能耗,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也不排斥经济的健康、 快速和可持续增长。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据易碳家杂志了解到,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 服务业又称为第三产业, 即指除农业、 工业和建筑业之外的其他各产业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等十五个产业部门。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 服务业的发展,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 以低消耗、 低污染、 低排放和高效能、 高效率、 高效益为特点的低碳经济与服务业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 低碳经济与服务业之间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 而服务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1.1 低碳经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经济、 科技的发展以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的重心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向知识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占主导转变。 我国目前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低碳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促使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高, 呈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 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1.2 服务业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服务业具有投资少、 能耗低、 效益高、 污染少和拉动就业作用大等特点, 而低碳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良好和谐关系。 首先, 服务业所依赖的资源由自然资源转为信息资源、 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 这种资源转化缓解了自然资源的压力, 减少了对气候环境的破坏。 其次, 服务业以资源整合,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生产手段, 且服务产品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在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过程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 服务业的发展容易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为生产发展带来规模效应, 降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铺张浪费现象。 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资源、 经济、 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可能, 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为低碳经济发展带来保障。
  2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发展完善。 1978 年,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 872.5 亿元, 占GDP 比重为 23.9%, 三大产业中, 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最高, 为 47.9%; 2010 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 171 005 亿元, 占 GDP 比重为 43%, 第二产业仍然占 GDP 比重最高, 为 46.8%,①但是从中可以看出, 服务业比重逐渐与第二产业比重接近, 服务业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2.1 服务业增加值扩大, 但未达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 1978 年到 2010 年, 增加了 196 倍, 占 GDP 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 17.3%增长到 42.9%。 部分地区服务业比重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如北京 2009 年服务业增加值为 9 179.19 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75.5%。①我国服务业虽然有了明显增长, 但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第二产业仍居于主导地位, 且我国服务业总体水平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 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以高能耗、 高污染为主要增长方式, 在全球产业链中, 我国产业发展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2 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现代服务业比重低, 不符合低碳经济目标。
  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服务业结构性问题凸出, 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知识型、 科技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服务业比重偏低。 我国 2008 年服务业增加值中, 交通运输业、 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37.4%, 几乎占了服务业比重的三分之一;而金融业、 信息服务业、 软件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为 28.4%, 而发达国家各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上个世纪已占 50%以上。②传统服务业缺乏高新技术和自主产权, 高消耗、 低附加值且处于产业链低端, 其发展依赖资源和环境, 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3 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市场化程度较低, 不利于低碳化首先, 从各地服务业发展比较来看, 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发展很不平衡, 特别是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差距很大。 东部地区 2009 年服务业增加值为 86 749.21 亿元, 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 59%, 西部地区增加值为 25 992.29亿元, 仅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 18%。②其次,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服务供给有限, 很多社会群体享受不到应有的基础服务, 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第三, 我国很多服务行业处于垄断经营状态, 市场准入问题严重, 比如邮政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 金融业等行业, 市场化程度较低, 服务成本较高, 竞争力相对较弱。 事实上,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层次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受行业垄断、 服务业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制约,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中国经济整体走低碳化道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3 基于低碳经济的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2007 年 3 月 27 日, 国务院下发 《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表明国家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视 。 但是 ,我国服务业存在的总体供给能力不足、 内部结构不合理、 竞争能力不强、 消耗资源高以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等特征, 与经济全球化、 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要改变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促使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改变传统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依据低碳经济原则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转型。
  低碳经济既是环境资源问题, 也是经济社会问题。 低碳经济以低消耗、 低污染、 低排放和高效能、 高效率、高效益为特点, 其原则在于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通过技术创新, 降低资源消耗, 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量, 减缓气候变化。 我国传统服务业服务方式单一、 水平低、 质量差, 技术手段落后, 高消耗、 低附加值、处于产业链低端问题凸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3.1.1 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促使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 促使传统服务业向低消耗、 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处于 “微笑曲线” 的上下两端, 处于整个产业链的高端。 提升传统服务业就是促使低端服务业优化升级, 向高端化服务业延伸和渗透, 利用现有服务资源, 用现代科学技术、 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包装传统服务业, 打破行业垄断, 改变传统服务业高消耗、 技术落后的现状, 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 逐步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3.1.2 在传统服务业领域不断创新高端服务产品。
  目前我国服务业服务产品非常基础, 附加值低, 比如, 目前国内金融服务领域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二三百种,虽然发展很快, 但主要集中在结算和代理等传统服务方面, 高附加值的并不多。 相反, 外资银行在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市场, 却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未来的高端市场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 为此, 可考虑创新一些高端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 如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住房信托基金、 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等等[1]。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3.2 基于柔性能力促进服务业竞争力提升。
  柔性能力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 快速而有效地回应、 处理组织系统内外部环境或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服务业在生产服务过程中, 会面临各种需求、 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柔性能力是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 服务企业需要具备适当的柔性能力, 从而打造快速的反应能力、 回应能力, 促进服务业竞争力提升。从服务业经营管理过程上看, 服务企业的柔性能力包括 3 个方面, 即战略层面的柔性能力、 组织层面的柔性能力和市场营销层面的柔性能力。
  3.2.1 确立柔性战略, 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柔性战略是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 主动适应变化、 应用变化与制造变化, 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行动方案。 服务型企业在制定柔性战略时要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文化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 正确分析市场上的动态性, 制定柔性竞争战略。 同时, 创建具有高度柔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管理氛围, 以与柔性竞争战略相匹配。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3.2.2 建立柔性组织, 提高服务业管理效率。
  柔性组织是具有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采取权力的适度分散, 使组织能快速回应、 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扁平化、 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柔性组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的反应灵敏性, 形成具有快速回应能力的组织基础。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 从而使组织具有持续学的能力, 创新发展的能力, 就是建立柔性组织的有效路径。
  3.2.3 实施柔性营销, 促进服务业服务水平提高。
  许多营销思想和方法都是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 如关系营销, 强调一对一的协同互动关系, 从而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我国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低下, 质量差, 提高服务业服务水平是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服务业的竞争日益体现在服务质量和速度上, 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在产品、 价格、 渠道、 促销方面的柔性化营销策略, 给顾客提供更快速、 更高水平的个性化、 创新的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3.3 通过基地建设促进服务业获取聚集经济效益。
  服务业聚集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以服务业为核心, 吸引大量彼此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聚集, 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聚集可以共享生产要素和信息, 产生共生效应。 聚集区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益。 聚集发展是当今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服务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加强现代服务业的聚集程度, 获取服务业聚集经济效益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3.1 根据城市发展布局, 合理规划服务业基地布局与建设。
  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现有城市空间布局, 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特点生产服务环境、 服务产业特点、 相关区域规划政策等因素合理选址。 其次, 依据不同服务业类型和方向, 合理规划布局不同类型的服务基地。 如致力于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城市区域, 应改善基地交通设施, 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引进高科技, 促进产业融合, 全力打造物流服务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3.3.2 建立相互依存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现代服务业聚集应以集群内企业的产业关联为依据, 建立相互依存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一方面, 对于集群内已有的服务企业, 要引导建立企业之间的配合、 分工与合作的网络体系; 另一方面, 创建、 衍生出一批新企业来促进服务业集群内部达成紧密分工和协作关系, 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 这样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更好地发挥企业之间协同效应。
  3.3.3 提升服务业聚集区的软实力, 增强服务业聚集区综合竞争力。
  经济、 产业、 配套设施等 “硬实力” 的目标与定位不是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文化、 品牌等 “软实力” 的提升对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服务业聚集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 也要注意将区域文化特色和企业品牌建设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文化品牌, 必须以产业化、 市场化为方向, 培养企业文化品牌,有效整合聚集区文化资源, 以文化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提升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4 结束语。
  据易碳家杂志了解到,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与低碳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现代服务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 具有能源消耗低、 综合效益高、 高附加值等特点。 因此,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国加快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转型, 培养服务业柔性能力, 建立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让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 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途径。
  注: ①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2010 年》 (电子版);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电子版)。
  ②数据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010 年》 (电子版) 计算整理。
  参考文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1] 杜人淮。 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及举措[J]. 现代经济探讨, 2007(11):17-21.
  [2] 周权熊, 周任重。 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J]. 商业时代, 2009(1):20.
  [3] 韩玉玲。 低碳经济背景下利用政府采购促进服务业创新[J]. 山东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23(1):87-92.
  [4] 王仰东, 范毅, 李亭,等。 低碳经济与高技术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导报, 2011,29(5):65-68.
  [5] 代文。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 陈玉宝, 谢泗薪, 吴叶兵。 多重视角下高端服务业战略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商贸, 2010(26):4-5.
  [7] 吴宗杰。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经济问题, 2002(7):11.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8]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8(3):8-12.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