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如何怎么建设规划低碳城市的对策措施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阎 立2012-06-03 23:07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每个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的共同使命。当前,苏州正处于建设“三区三城”的关键时期,将低碳城市列入发展目标对于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我们所建设的“低碳城市”,应当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较快发展与碳减排稳步推进的互动双赢,是低碳经济、低碳建设、低碳生活的耦合结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一  苏州的碳足迹回顾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碳排放是指二氧化碳等30多种温室气体1的排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分为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及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等方面。碳足迹就是碳的耗用状况,它反映了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的影响。历史上苏州经济长期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碳排放总量一直较低,属于较低生产力水平的低碳。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2000年起实现了重工业化。按照钱纳里的经济阶段理论,目前苏州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碳排放经过30多年迅速增长转入波动显著、逼近“拐点”的新阶段。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1.碳排放增长处于剧烈波动时期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据初步测算3,苏州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由2005年的7609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10917万吨,年均增长9.4%。其中2007年增长率超过平均值,其余三年的增长率均低于平均增速。这4年间,年增长率的高低落差达到16.4个百分点,波动非常明显,并呈现了增幅回落的趋势。首先,以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4理论分析,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恶化程度加剧;当发展至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会有所减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据易碳家杂志了解到,2009年苏州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3696元,表明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碳排放增长出现剧烈波动,预示着“拐点”即将到来。其次,以全社会用电量判断,增速也已由高峰回落,由“十五”期间的平均24.4%持续调低至2009年的3.7%。苏州用电量与碳排放之间具有同步增减的关系,用电量减速可以说明碳排放增长放缓的趋势。最后,“十一五”以来,万元GDP综合能耗4年间累计降低超过18%,这也促使碳排放强度降低。这期间碳排放增长率的起落,反映了制度约束、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与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有利变化,说明碳减排的时机已经到来。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2.碳排放总量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碳排放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苏州是典型的“二三一”产业结构,2005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2∶66.6∶31.2,到2009年优化为1.8∶58.8∶39.4,不同产业对碳排放各自产生了不同作用。首先,第一产业是碳排放少、碳吸收作用强的产业。苏州的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为230千公顷,生态固碳作用显著;畜牧业少、碳排放量不大;大量湿地、林地成为碳吸收的自然宝库。随着农业比例缩小,碳吸收能力也将减弱。其次,第二产业是碳排放的主要产业。其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0.9%,相应的碳排放量为6875万吨,占全部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的63%。从变动趋势看,苏州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制造行业(如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比例不断扩大,而传统的冶金、水泥、化工等高碳产业的新建企业数较少,有利于控制碳强度。最后,发展第三产业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2005—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1.2%提高到39.4%,上升8.2个百分点;对应的用电占比由7%到8.7%,仅上升1.7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的碳排放量很少。要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第三产业是关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3.城市化快速发展加剧了碳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不仅集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也叠加了消费过程的碳排放。首先,城市规模扩大带动了碳排放量增长。2005—200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5平方公里扩展为324.3平方公里,市(县)、城镇建成区也显著变大。碳排放既来自空间扩张,也因人口增多导致碳密度增高。其次,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碳排放增长。苏州城市化率为66.3%,农村的消费水平逐步接近城市,农村家庭住房面积更大,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脑、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普及程度与城市相近,碳排放已由过去集中于城市演变为城乡同步增长。再次,处于消费升级阶段的碳排放增势明显。消费的“一房一车”、“多房数车”倾向导致排放急剧上升。私家车由2005年的27.6万辆增至2009年的75.4万辆,按年平均耗油800升/车计算,净增近百万吨碳排放。最后,废弃物的碳排放上升。市区城市生活垃圾2005年为74.1万吨,2009年已达285.2万吨,年均增长超过40%,远远高于经济增速,无害化处理占用大量土地,一部分还需焚烧处理,其碳排放量迅速增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4.自觉控制碳排放的行动提速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近年来,苏州经济结构加快转型,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有序推进,控制碳排放增量的行为与方式趋于主动。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开展能源审计、节能技改和循环经济试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主要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能耗均呈现降低之势:水泥每吨产量综合能耗由2006年的167千克标准煤降至2009年的51千克标准煤,降幅达69.5%;纯碱由284千克标准煤降至190千克标准煤,降幅达33.1%;吨钢能耗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次,在交通运输方面,加强车辆综合保养和路面检查,推进绿色快速公交取得成效,国Ⅲ排放标准的公交车占比由不足20%增至57.6%。再次,扩大建筑节能覆盖范围,新建民用建筑已全部执行节能设计标准,2009年新建节能建筑超过2700万平方米,累计节能135万吨标准煤。地源、空气源、污水源热泵与太阳能技术逐步得到应用。最后,生态建设方面,绿化和森林面积显著扩大,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90年的16%上升到2009年的42.5%,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2%,生物固碳作用有所增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二 苏州碳排放面临的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碳排放不仅存在着总量增长压力,还面临排放结构、排放相对指标不理想等突出问题。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1.制造业碳脱钩的难度很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能否实现碳脱钩5,主要取决于制造业的碳排放。第一,制造业排放绝对量大。苏州是全国第二大制造业城市,工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居于高位。2009年工业用电量738亿千瓦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而钢材、水泥等产业还在生产过程中额外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属于高碳消耗产业,据测算,苏州仅水泥一项年碳排放就达到466万吨。第二,工业企业数量众多。2009年苏州工业企业11.25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796家,仅占1.6%,而中小型企业面广量大,能源使用效率参差不齐,减碳意识不强,节能投入不足,减排难度较大。第三,排放大户碳减排潜力有限。电子信息、钢铁冶金等行业能耗总量最大,但苏州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并在前期的节能减排工作中通过余热回用、循环处理等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进一步减排的难度很大。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2.失衡的能源结构加剧了在地碳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温室气体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苏州处于能源产业的下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能源结构不合理,并加剧了在地碳排放。第一,化石燃料碳排放高于最终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苏州本地使用的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高达1.48亿吨,高出能源最终消费的碳排放25%,主因是火力发电的碳排放偏高。“十五”、“十一五”期间出于能源保障需求,苏州建设了一批火力发电设施,目前发电年用原煤4500多万吨。与国家电网包含水电、核电等多种来源的电力相比,火力发电的碳排放明显偏高。第二,煤是化石燃料主要来源。苏州化石能源中煤炭(将原煤、洗精煤、焦炭和煤制品等折算成标准煤)占70%以上,不属于清洁能源。一方面,煤的长途运输增加碳排放,还容易造成损耗浪费。另一方面,煤的燃烧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硫导致酸雨污染,还有大量废渣需要处理。第三,电能转换中间损耗大。以2009年为例,苏州各电厂生产过程耗用电量38.5亿千瓦时,线路损失电量42.3亿千瓦时,分别相当于当年全社会用电量的4.4%和4.8%。第四,清洁能源比重很小。太阳能、地热资源、生物质能源等开发利用刚刚起步,风能、核能或者潮汐能等因资源条件所限,基本处于空白。许多清洁能源项目尚处于示范试点中,应用价值还不明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3.产业分工导致碳排放转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区域分工、资源禀赋和能源状况决定了碳排放存在大量转移。苏州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不高,是发达国家碳排放转移的对象之一,而在国内却处于相对有利地位,部分碳排放向外转移。第一,国际碳排放向苏州转移。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41.7%。由此可见,苏州制造业巨大的碳排放量虽然产生于本地,却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由国际需求转移的结果。第二,苏州碳排放向外地转移。2009年苏州自华东电网调入电量55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3.4%,外地电厂的大量碳排放是由苏州的需求产生的。苏州加工工业比重较大,处于产业链中后位置,很多碳排放相对更高的原材料初级加工留在了产地。第三,过境交通产生隐性的碳排放。位于中国交通最繁忙的长三角区域的地理中心,其他城市给苏州带来大量过境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4.碳排放的相对指标依然偏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据易碳家了解到,苏州碳排放强度(万元GDP碳排放量)、碳排放密度(每万平方公里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碳排放量)相对于先进水平还是偏高。第一,碳排放强度较高。2009年苏州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碳排放为1.6吨/万元,过去4年年均下降3.8%,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与此对应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水平,苏州为0.857吨标准煤,相当于上海的1.16倍、深圳的1.62倍,反映了苏州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特征明显。第二,碳排放密度较高。苏州每平方公里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为1.7万吨,大致相当于新加坡的2.5倍。第三,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苏州按常住人口平均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为11.8吨,大致相当于香港的1.7倍6。碳排放相对指标偏高,涉及区域分工、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生产效率等诸多因素,成为碳减排的重点和难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三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战略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应对气候变化是城市发展的责任和义务,碳减排应综合运用体制机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产业转型等手段,确立正确理念,制定合理目标,选择适需战略予以应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目标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按照国家承诺的目标,苏州2020年必须实现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碳强度40%—45%,相当于年均下降3.3%—3.9%。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苏州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比“十一五”期末(即2010年)下降17%左右。要统筹城市与农村、经济与建设、生产与生活,兼顾碳排放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着手,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碳减排任务。为此,要加快实现三大转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一要将严峻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国际和我国的低碳政策将对各级政府和企业形成倒逼机制,如果我们准确预判形势,思考在先、规划在先、示范在先,可以引导帮助企业提前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和我国财政、金融、环保政策的调整变化,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二要由节能减排拓展为低碳发展。要总结以往节能减排的经验,使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将低碳理念从能源使用拓展到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生产制造拓展到消费生活的全领域,从政府、企业拓展到市民参与的全社会。
三要将低碳理念转化为城市实践。我国的减排目标已经明确,苏州要率先制定低碳规划,尽早形成一整套低碳城市发展制度,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与惩罚措施,将低碳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战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必须从苏州实际出发,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进行谋划。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一是政企互动。低碳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不尽一致,微观的减排并不必然带来宏观的低碳。因而,政府要首先承担起低碳城市发展的重任,从区域规划、能源结构、生产过程、生活消费的低碳化入手,综合运用激励和管制措施,全方位推动低碳行动。对于企业而言,要顺应发展环境的变化,让碳减排行动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行为,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强行业交流,围绕共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二是存量优化。低碳城市与其他一些转型升级工作有很大不同,在苏州已经跃升到较高的发展平台之后,碳减排离不开存量的优化。传统产业和已有的基础设施,应以低碳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目标,将新的能源、技术、工艺、服务作为参照标准,在若干行业或区域实现突破。社会生活和消费方式也应当随之调整,带动城市整体内涵式提升。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三是创新主导。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要大力发展有助于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碳中性技术”。要创新体制机制,指引低碳技术探索的方向,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知识与信息的交流,推动低碳技术及产品市场的形成,以创新系统有效化解低碳技术“锁定效应”。企业是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主体,要增加在减碳、无碳、去碳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吸引科技人才,应对成本或市场等方面的挑战,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四是瞄准高端。低碳经济自2003年首次提出至今,时间还不长,但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我们起步阶段就应当瞄准高端领域,合理规划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寻求在核心技术、关键产业上取得突破。要充分利用开放经济的优势,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瞄准欧美发达国家,抢占新兴低碳市场。着眼于未来中长期的远景,扶持推动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新兴低碳产业,推动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四 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措施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低碳城市建设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从低碳经济、低碳建设、低碳生活三个方面入手,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1.发展低碳经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低碳能源。针对苏州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科学制定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依据成本利润原则、效用原则、供应保障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明确能源发展导向与策略,指导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一要树立低碳能源价值导向。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宏观政策与个体利益的关系,加强低碳政策的引导作用。二要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按照能源的清洁程度,结合本地实际,妥善处理好煤、油、气等能源使用、自发电与外购电之间的比例关系,争取引入更多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三要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重点发挥太阳能在低碳能源中的核心作用,兼顾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支持新能源技术示范项目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低碳生产。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抑制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是重中之重。一要提高高碳产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针对非金属矿物制造、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石油加工等,控制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加快淘汰水泥、冶金、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二要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低碳化为重要方向,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动力,把制造业的调结构、调布局、调存量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举措。三要发展低碳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高新产业比重,降低制造业总的碳排放量。四要发展循环经济。开发节能环保技术,采用更加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筛选优势重点项目,给予政策扶持,推进循环经济由局部试点向整体区域扩展。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低碳服务。积极组织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低碳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服务,努力形成服务市场,带动低碳服务水平提升。一要催生电能服务市场和产业。融合物联网、智能电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理念,完善“中国电能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整套电能管理解决方案、应急修试、设备租赁、节能及工艺改造、电能服务保险、电能管理师培训等系列服务,争取形成核心竞争力强、配套企业全、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电能服务产业。二要完善对重点企业的服务。对高碳行业的企业,根据相关政策有计划组织实施限产限电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能源诊断、减少碳排放的潜力评价和技术需求评估。三要高度关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等低碳金融项目。选择企业试行碳排放核算,参与碳贸易,培育发展碳交易市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低碳产品。充分利用苏州制造业优势,引导开发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低碳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产业。集中力量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装备生产,加快新能源汽车、节能材料产品开发,推动生物质能应用,扶持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新兴成长型企业。二要重点发展环保产业。支持测量、防治、限制及克服环境破坏等方面产品的生产,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业。扶持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发展,引导环保产业提升集聚辐射能力。三要鼓励企业参加低碳产品认证。目前,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开展低碳产品认证,我国将出台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促使企业通过新产品研发与老产品改良获取低碳认证标志,抢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消费模式转变的机遇。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加强低碳建设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低碳规划。低碳化城市发展规划是苏州低碳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也是今后低碳化管理城市的依据。一要尽早出台苏州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以低碳理念充实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各项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二要以低碳理念和转型升级的要求谋划产业布局,提升创新能力,建设高技术产业群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区。三要按照低碳要求优化城市功能,实现紧凑发展,合理利用有限空间、避免低密度蔓延式扩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营造生态走廊和开敞空间,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低碳建筑。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量。一要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加快实施绿色建筑标准,鼓励采用合理的建筑朝向、遮阳设备、储热装置,推广太阳能和绿色节能型建筑装置,降低建筑能源损耗。二要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绿色施工和生产工艺等认证评价体系,在全国力争率先推行绿色建筑的标准化与产业化。三要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等重点项目中全面落实低碳理念。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增加碳汇。不断巩固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动态平衡,争取在地级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一要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保护好土地资源,重视水稻生产、人工湿地等所具有的涵养水土、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节区域气候等生态功能。二要加强植树造林,增加林业碳汇。激发全社会关注气候变化的热情,多种树、种好树,提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三要注重湿地保护与恢复。开展太湖、阳澄湖等大型湖泊的生态修复,建设太湖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科学扩展人工湿地,增强其吸纳碳和自我净化的效果。四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实施《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创建一批环境优美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3.倡导低碳生活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低碳消费。引导居民转变消费理念,以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产品、服务的能耗和污染。一要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宣传,影响公众选择低碳消费,促使消费者愿意付出稍高的价格购买低碳产品,为低碳技术创造市场需求。二要完善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制定低碳消费奖励措施,对于投资、生产、销售低碳产品的企业,给予必要的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三要从推行政府低碳采购入手,加强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引导。优先采购使用碳排量少的办公设备用品,有计划地对办公大楼进行节能改造。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低碳出行。在居民生活“衣、食、住、行”中,出行方式是碳排放最突出的行为,要通过低碳出行的方式来减少个人碳足迹。一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和发车频次,鼓励并扩大公交出行。二要科学配置交通资源,改善交通需求侧管理。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和限制高排放机动车通行,促进对黄标车的提前淘汰。三要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的建设与管理,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等大运量通勤系统和公共汽车专用道。四要寻找低碳出行的替代方案,推广公共自行车、采用电动公共汽车等多种方式,弥补现有公共交通方式的不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低碳处置。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促进循环经济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延伸,真正覆盖城市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一要引导居民树立资源节约理念,督促家庭、单位减少浪费,将生活物耗降到最低水平。二要加强分类回收、分类处理,加快引导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走上正轨。三要大力发展“静脉”产业,提高城市资源再生处理的能力与水平,使更多垃圾得到循环利用,减少焚烧和填埋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1.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对长波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氟氯烃和臭氧等30余种气体。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2.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国际指导碳减排的专业平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3.全国尚无计算城市碳排放量的统一方法。本文运用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能源碳排放因子,主要对苏州能源使用方面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4.库兹涅茨曲线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和克鲁格等人,研究环境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收入增加环境质量将不断恶化,当收入越过某一特定的“转折点”后,环境质量将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5.低碳经济所要求的脱钩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这是发达国家当前需要采纳的低碳经济方案。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是正增长,但是排放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或低于不采取政策措施的所谓基准情景(BAU),这是相对脱钩的低碳经济。一般可以用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进行衡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6.因计算口径与方法并不完全一致,与境外城市比较仅作为研究参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