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绿金发布《2022年度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张洁2023-01-13 09:32

2023年1月12日,中诚信绿金发布《2022年度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以下为报告摘要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作为一种新发展理念逐渐成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趋势。近年来,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不断强化ESG披露要求,ESG准则的发展和统一趋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ESG体系建设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实践发展之后,已逐步进入政策指导推进的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中诚信绿金ESG评级以辅助ESG投资决策为主要目标,旨在通过本土化的ESG评级体系,综合分析企业的ESG表现与风险暴露情况,衡量其可持续经营能力,为投资者的不同策略投资提供数据与服务支持,为企业的ESG绩效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重点介绍了中诚信绿金ESG评分体系和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及通过评分体系得出的2022年度ESG评级表现情况和各维度评级表现,并从不同属性、不同行业对上市公司ESG表现情况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并针对受ESG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高碳行业、电力、医药生物、汽车、电力设备、电子、房地产、银行八大重点行业,其中高碳行业包括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石油石化、基础化工、造纸、航空运输以及机场等耗能高、碳排放高的行业。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上述重点行业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发展现状、政策趋势、面临的风险与机遇、ESG关键议题内容、行业内上市公司ESG评级表现与ESG优秀管理案例,以及ESG议题与企业风险影响分析等内容,全面深刻的展示了各行业的ESG政策趋势和公司表现,为行业企业开展ESG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也为ESG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一、高碳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本章主要对电力以外的八个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整合分析(电力行业相关分析内容详见本文第3章),包括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石油石化、基础化工、造纸、航空运输以及机场共九个子行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生态环境部2022年3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以及民航行业且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列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随着“双碳”目标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高碳行业的发展方向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热点,而高碳行业的ESG表现情况也逐渐成为投资机构的关注重点,为高碳行业在气候风险管理、碳排放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升明晰了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在环境(E)维度,高碳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领域及燃油消费终端,针对行业排放高、能耗高的“双高”特点,将水污染物管理、大气污染物管理、危险废物管理、能源管理、气候风险管理作为高碳行业ESG领域的关注重点。在社会(S)维度,高碳行业主要作为中上游原材料产业以及工业生产制造业,对生产安全、供应链环境风险因素考核、供应链准入和退出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客户权益保障等方面应当进行重点关注。此外,作为与旅客数据紧密连接的民用航空行业,其航班数据、旅客数据、货邮数据、监管数据等需要强化安全保护能力,因此数据安全同样作为该行业的关注重点。在治理(G)维度,高碳行业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业务规划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为应对绿色低碳化发展,高碳行业需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创新方面在设备、人力、资源方面的倾斜与投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因此,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等方面被纳入行业重点议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从ESG评级表现来看,在804家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中,获得AA级别的公司共4家,分别为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神华(601088)紫金矿业(601899)以及海螺水泥(600585),较2021年增长3家。A级别62家(占比7.7%),BBB级别260家(占比32.3%),BB级别366家(占比45.5%),B级别104家(占比12.9%),C级别8家(占比1.1%)。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碳排放管理作为衡量高碳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表现也并不理想,在804家上市公司中,有192家企业披露了碳排放管理情况。从管理成效来看,仅有206家企业披露了碳排放强度,具体如图1所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png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二、电力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 总体来看,高碳行业ESG相关实践工作依旧处于初期水平,其ESG整体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优化调整的阶段性进展与成果,相关规划文件的落地为高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未来发展路径,多数高碳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情况和管理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上市公司当前对排放物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程度较差,披露数值差异较大,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也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双碳”工作热点下重点关注的高碳行业而言,应按照细分行业标准制定具体披露指标内容,建立统一的测算标准,在有利于企业自身规范信息披露内容的同时,更有利于投资者加强对行业的整体判断。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的特点,行业整体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资源性和地域性。本章研究对象为电力行业项下的火力发电、热力服务、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其他能源发电和核力发电七个细分行业的上市公司。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其低碳转型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202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电力行业作为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在市场机制调控下,电力企业加快推进节能减碳增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环境(E)维度,电力项目的建设受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又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水电站的建设受制于河流、地貌等因素的影响,筑坝过程和取水过程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影响;火力发电厂受制于燃料、环保等因素的影响,燃料使用效率以及发电过程的排放物与企业经营成本和环境影响关系密切。风电场受制于风力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电力机组的规模和效率水平将直接影响经营效率。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行业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清洁能源蓬勃发展,同时,结合火电行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将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包括火电煤耗等)、低碳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等作为环境维度重要议题。在社会(S)维度,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需要电力行业上下游密切沟通合作,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同时,也需要保证电力行业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员工健康与生产安全。因此,社会维度将重点突出供应链管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能源保供等议题。在公司治理(G)维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企业是主力军。组织架构清晰,内控水平高的电力企业更能抓住当前的双碳机遇,降低转型风险;同时持续高效的研究能力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支持公司创新技术与产品、改善工艺流程,降低污染排放。因此,在公司治理维度,重点突出治理结构和运行、内控管理、技术创新等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从ESG评级表现来看,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获评级别以BB级别和BBB级别为主;无AA级别及以上的公司,A级别的公司有15家,占比为15.3%;BBB级别的公司共计27家,占比为27.6%;BB级别公司共有43家,占比最高,为43.9%;另有11家公司获评B等级,2家公司获评最低等级C;行业整体ESG表现提升空间较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碳排放管理作为衡量电力行业碳排放水平的重要指标,表现也并不理想。在29家对碳排放强度进行统计核算并披露的上市公司中,碳排放强度平均水平为4.6吨/万元,5家火力发电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平均水平为15.2吨/万元,但也存在部分头部企业通过节能降碳相关措施实现了较低的碳排放强度。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png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整体来说,电力行业整体ESG信息披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目前现行的参考指引加大信息披露完整度,同时提高现有信息的披露质量,细化披露内容。从不同维度议题表现来看,电力行业企业在环境(E)维度仍然是弱项,特别是在排放物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风险管理方面,社会(S)维度表现水平中等,需进一步加大供应商责任的关注力度,而公司治理(G)维度需加强内部合规管理与监督流程,针对争议事件做好内部整改管理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作为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做好ESG管理工作,包括建立ESG管理体系、对标头部企业开展工作实践、提升ESG绩效数据管理能力等,对于电力行业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节能减碳推进、安全生产落实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三、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医药生物行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受关注程度日益增长。本章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四个二级行业的上市公司。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医药生物领域属于知识密集性高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一旦取得技术突破,将会获得较高的利润空间,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但医药产品从研制到转化再到上市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且耗时较长,研发创新投入金额较大且成果不确定性也比较高;此外,医药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废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医疗废弃物,而医疗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以及较多的化学毒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等特征,如若管理或处置不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地下水、土壤等都会有污染。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药工业研究与生产领域正迎来一系列重大变革,且行业发展迅速,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更应着重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在环境(E)维度,医药制造生产加工环节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水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危险废弃物,在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以中药生产企业尤其是整合产业链上游药材种植的中药生产企业为例,需要高度关注高温、暴雨等极端气候对原材料来源的中药材种植的影响,规避经营风险。因此将资源管理、危险废物管理、气候风险管理等列入重点关注议题。在社会(S)维度,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政策的发布与监管机构的监管下,为保障产业链终端医药流通与应用过程中的消费者权益,医药产品、器械零售商与医疗机构在引入相关产品时也会对产品质量进行充分考核,因此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是社会维度的重点议题。在公司治理(G)维度,医药生物是高研发投入、高技术壁垒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目前国内医药制造企业仍以仿制药为主,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与国际医药制造领域企业存在一定差距,药物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和产业化将成为支撑不断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手段,因此将技术研发列入重点议题。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从ESG评级表现来看,在410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ESG级别主要集中于BBB级、BB级和B级,总体占比高达91.9%;A级、C级占比较低,分别为6.6%和1.2%;仅有一家公司获得AA级,尚未有公司获得AAA级。与2021年评级结果对比来看,行业内公司ESG表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A级、BBB级、BB级公司占比较2021年分别升高3.0、6.8、7.2个百分点,获得B级评级的公司占比减少了一倍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通过新建配套措施、改造设备工艺等措施进行污染物减排的上市公司不足20.0%;开展一般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公司近25.0%,开展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公司不足7.0%,行业排放物管理整体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排放物强度表现来看,医药生物行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管理水平整体不高,危险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产生强度整体集中于0.05吨/万元营收之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3.png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四、汽车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总体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作为强监管行业之一,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与ESG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紧密的联系。在环境(E)维度,行业应加强对于排放物和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并开展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工作,包括污染物类型、排放量以及致力于降低污染物排放而采取的措施。此外,针对中药企业原材料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应完善披露内容和保护措施。在社会(S)维度,由于药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强化产品责任和客户责任两大核心议题的管理与披露,包括责任组织的明确、制度政策的约束、管理流程的完善和执行措施的到位,以及产品召回事件和客户投诉事件发生后的应对与处置流程和处置成效。在公司治理(G)维度,生物技术创新成为医药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创新研发的促进和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加强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药生物行业应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身在国际环境内的竞争实力,助力我国向医药强国的方向迈进。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逐渐深入,汽车制造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之一,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大势所趋。本章以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覆盖范围包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及其他等。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十四五”背景下,国家一方面出台放宽限购、汽车下乡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刺激汽车行业产销量双增,带动行业景气度提升;另一方面兼顾高质量发展,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和双碳战略,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积极引领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行业提质增效。在环境(E)维度,汽车产业大多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随着全球变暖使极端天气增多,飓风、洪水等急性风险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慢性风险随之发生,而极端天气频发很可能对相关企业造成实体或固定资产损失,产业布局面临挑战;同时政策法规趋严导致车企成本上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等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加重了燃油车产销负担;因此资源管理、碳排放管理、气候风险管理是汽车行业环境维度重要关注议题。在社会(S)维度,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汽车质量是车企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汽车安全问题频发,产品质量愈发重要;此外,在缺芯影响贯穿全年的形势下,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在供应链环节的ESG管理与能力建设成为衡量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些,在社会维度重点关注供应链管理,特别是上游供应商环境与社会风险考量和产品质量要求,以及下游经销商能力提升。在公司治理(G)维度,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并无优势凸显,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目前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因此将技术研发列入公司治理维度重要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ESG评级表现来看,纳入本次评级范围的45家上市公司中,获得的最高评级结果为A级别,获得该级别的公司仅有4家,分别为长城汽车(601633,02333)、比亚迪(002594,01211)、广汽集团(01238,02238)、上汽集团(600104),均属于乘用车行业,占比为8.9%;获得BBB级别的公司共14家,占比为31.1%;获得BB级别的公司共17家,占比为37.8%;获得B级别的公司共10家,占比为22.2%;尚未出现AAA、AA与C级别。相较于2021年,2022年A和BBB两个较高级别占比降幅明显,获得C级别的上市公司数量降至0。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可持续发展指标主要关注上市公司在气候风险管理和绿色发展方面的表现。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关注的话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是作为碳密集型行业的汽车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从行业得分情况来看,气候风险管理与绿色发展得分中位数未达到20分。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仅7家上市公司搭建了气候风险管理体系,行业整体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上市公司应加强气候风险识别与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气候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气候风险管理措施,如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编制气候变化应急预案、开展气候风险培训提升管理意识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增强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韧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在绿色发展方面,表现较好的为比亚迪(002594.SZ,01211.HK),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81.6%。中通客车(000957.SZ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57.5%,安凯客车(000868.SZ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54.2%,目前行业整体仍以销售传统燃油车为主。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总体来看,随着国家政策加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向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的价值也愈发凸显。环境(E)维度受信息披露限制表现欠佳,关键指标披露率和关键议题表现情况均位于三个维度最低水平。汽车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加强气候风险管理迫在眉睫,上市公司可通过搭建气候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定风险管理目标,从顶层加强碳足迹管理;同时,由于衡量标准受定量指标披露口径不一致、折算系数不准确影响,ESG表现具有一定的不可比性,因此,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规范度和透明度势在必行。此外,汽车行业碳排放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供应链企业,因此汽车行业在推动自己节能减排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在供应链企业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管理,推动供应链企业绿色低碳水平的提升。社会(S)维度的供应链管理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在对供应商进行准入和退出管理时,应着重考量供应商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强供应商培训,尽可能避免因供应链短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公司治理(G)维度表现良好,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企业应通过搭建ESG管理架构、明确ESG管理目标等措施加强自身管理,在满足监管机构要求、回应投资者关注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五、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工业,支撑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电力设备贯穿整个电力产业链,是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给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本章以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网设备、风电设备、光伏设备、其他电源设备”六个二级行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电力设备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有紧密的相关性,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将加快对电网行业的改造升级,提高能源效率,特高压、配网智能化、储能等领域将获得更多支持和更快的发展;同时,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相关政策能够为新能源设备和电池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环境(E)维度,得益于国家电网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特高压的建设将拉动上游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叠加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政策趋势,倒逼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向绿色化转型;2022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也引发了各国能源结构调整,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或迎来新机遇,也为上游新能源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将绿色转型列为环境维度重点议题。在社会(S)维度,电力设备制造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较高,原材料价格是影响营业成本的主要因素,且容易受到疫情等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资采购、原料供应、物流运输等环节受到冲击,可能出现订单违约、毁约的风险。而具有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企业将具有更高的竞争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较弱的企业将面临着上游供应不稳定的风险,因此将供应链管理列为社会维度重点议题。在公司治理(G)维度,光伏、风电设备行业的技术迭代快,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特别是对于光伏行业而言,技术革新是光伏企业成本下降的主要驱动力,企业能够准确地判断技术发展趋势,并投入足够的研发费用,致力于核心技术研发,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品的竞争力和成本优势,因此将技术研发列为公司治理维度重点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从ESG评级表现来看,2022年电力设备行业纳入评级的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共296家,级别主要集中于BB级,占比超50.0%;A级别、C级别占比较低,分别为8.4%和2.0%;尚未出现AA及以上级别的企业。2022年电力设备企业的ESG评级相较于2021年有较大提升。BBB及以上级别的公司占比由2021年的21.7%增至2022年的30.4%,B及以下级别企业由2021年的38.4%降至2022年的18.6%。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资源管理主要关注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和材料管理,包括不限于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资源节约措施、资源节约成效等多个方面。近四分之三公司的资源管理指标得分低于30.0分,反映出行业整体在生产制造过程资源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的现状。在能源管理方面,仅有约5.0%的公司设立了能源节约目标,近50.0%公司实施了能源节约措施。根据公开获得数据统计,行业综合能耗强度均值为14.9吨标准煤/百万营收,详见图4。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4.png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总体来看,在产业规模驱动和相关政策激励的趋势下,电力设备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并通过技术不断创新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较为稳定的进步空间。电力设备行业企业应推进节能减碳工作,开展原材料回收研究与应用。硅料制造和硅片生产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其能耗和碳排放水平最高。光伏制造企业应在现有成熟工艺的基础上,应持续优化产品生产方式,优化或更新设备设施,打造“低碳工厂”“零碳工厂”,推进节能减碳工作,并量化呈现节能减碳效果。此外,对于电池制造企业而言,开展电池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成为解决其原材料稀缺性的主要方式,也是降低原材料成本和产品能耗主要途径,有助于实现电池全寿命周期的绿色闭环,产生显著的资源、环境及经济等综合效益。建立供应链管理机制,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电力设备行业处于电力行业产业链中端,上游主要供应商涉及钢材、铜、铝等大宗商品生产型公司,均属于重点关注的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建议通过加强供应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要强化供应商企业在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方面的要求,以严格的准入门槛倒逼产业链条中 ESG水平管理较差的公司持续推进资源节约、绿色低碳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六、电子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电子行业是目前全球化、市场化最为彻底的行业,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要动力。早在2004年,责任商业联盟行为准则(RBA)便已推出,将劳工、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商业道德纳入审核范围,保障电子行业或以电子产品为关键要素的行业及其供应链的工作环境安全,成为电子行业的社会责任审核标准。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ESG也逐渐成为衡量电子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抓手。本章主要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ESG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涵盖半导体、元件、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电子化学品、其他电子六个细分行业。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双碳”背景下电子行业与碳减排重点行业产生高度联动,扩大了电子产业在节能、碳技术与碳市场等方面的参与空间,行业或迎来价值重塑。在环境(E)维度,汽车电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底层建筑,是支持汽车电动化和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反之也为电子产业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使连接器、PCB和被动元件等基础电子零部件的发展充分受益。同样,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行业也催动了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因此,将碳排放管理和绿色转型列入电子行业环境维度重点议题。在社会(S)维度,供应波动或对行业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电子产业上游原材料目前大多来自境外,贸易摩擦、外交冲突、战争等因素易导致供应紧张,使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电子行业企业将面临营业成本上升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且电子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人才是推动维持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若电子行业企业无法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激励机制,可能会面临核心研发人员流失的风险,或对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将电子行业的员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列入社会维度重点议题。在公司治理(G)维度,技术创新难以满足日益更迭的市场需求。电子终端产品更新迭代周期不断缩短,为电子行业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带来繁重的压力,若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无法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则难以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或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将技术研发列为电子行业公司治理维度重点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从ESG评级表现来看,392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ESG评级,获得A级别及以上的上市公司仅占5.6%,其中共计2家上市公司获得行业内最高级别AA级,分别为传音控股(688036)和京东方A(000725),占比为0.5%;获得A级别的上市公司共计20家,占比为5.1%;93.4%的评级结果分布在B-BBB级别间,其中BB级别公司数量最多,共计219家,占比超过50%;获得C级别的公司共计4家,占比为1%。较2021年相比,2022年整体等级呈现上升趋势。最低的B、C两个级别的上市公司数量均同比下降,等级向高一级别方向移动;同时,AA级别公司突破0家,ESG头部公司竞争力有所提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可持续发展议题主要关注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在气候风险管理和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表现。从可持续发展议题指标得分情况来看,75%的上市公司的分数在20分以下,整体表现欠佳。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三个子议题,气候风险管理、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图5),气候风险管理得分集中在20分以下,仅14家公司对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披露,仅38家提及了气候风险管理措施,81家公司采用减碳技术减少碳排放,8家公司开展碳足迹管理,6家公司开展碳排放监测,行业整体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绿色发展方面,仅有11家企业拥有绿色工厂,7家企业拥有绿色设计产品,12家企业拥有绿色发明专利,电子行业的企业应将绿色创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得分较低,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应注重对当地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保护。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5.png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电子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技术专利方面的表现是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研发投入议题表现来看,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得分集中在40-60分区间;技术专利数量方面得分较低,中位数位于10分左右,整体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上市公司需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技术专利的申请、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专利保护和运维管理。其中,寒武纪-U(688256.SH)实现研发投入占比157.5%,为行业内最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6.png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七、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总体来看,ESG对电子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行业内上市公司在ESG实践过程中的管理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环境(E)维度,公司可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和资源能源管理体系,加大环保投入,节约资源使用,最大程度降低生产经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搭气候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加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在社会(S)维度,供应链风险仍在延续,电子行业及以电子产品为关键要素的行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在供应商准入和退出管理中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考量,以提升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供应链短缺造成的价格上涨风险。此外,作为劳动、技术密集型行业,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应不断完善薪酬福利、创新激励和员工培训机制,吸引和保留专业技术人才。在公司治理(G)维度,上市公司可加大研发投入,革新传统工艺,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和运维工作,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定期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持续提升ESG风险管理水平。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房地产开发行业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开发行业随着行业去金融化带来的结构化调整已进入深水区,精准调控政策下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呈现出上下半年热冷交替的特征。虽然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债务违约,但高杠杆企业已逐步出清,行业格局正沿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重塑。本章主要以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ESG重点议题、信息披露、ESG表现、关键指标以及债务违约风险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双碳”目标的战略背景下,房地产开发行业面临从“外部驱动”向“内部驱动”转型的挑战和机遇期。在环境(E)维度,环境管理一直是房地产开发行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意,在“双碳”背景下,绿色运营、可持续发展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其中,绿色建筑与房地产开发企业 “内部驱动”转型息息相关,气候风险管理也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社会(S)维度,房地产的产业链横跨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其业态决定了房地产企业必须重视其产品责任、员工责任、以及供应商和分包商管理。此外,2022年第一季度,多家上市房地产企业集中出现债务违约,引发全市场对房地产企业整体信用风险的担忧,因此,与投资者尤其是债权人权益保护相关的议题也需重点关注。在治理(G)维度,在去金融化的政策导向下,房地产行业来自融资端的“外部驱动”逐步消退,在需求端疲惫,去化周期延长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承压,因此需特别关注治理(G)维度信用风险议题相关的核心指标;同时,相比国企和央企,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资产负债表更为脆弱,所以需将实际控制人性质纳入分析框架,以全面衡量房地产企业在去金融杠杆压力下保持经营稳健性的可能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ESG评级表现来看,2022年度上市房地产企业ESG评级位于高等级区间的企业比例小幅提升,但是环境(E)、社会(S)和治理(G)三个维度的平均分均有所下降, 相比2021年度,A级和BBB级评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比例分别由0.7%和13.7%增加至3.1%和19.3%,BB级和B级占比分别从47.7%和34.6%降低至45.9%和25.5%。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绿色建筑作为房地产开发行业的重要指标,得分呈现出两极分化特点。2021年度,192家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拥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绿色建筑一星、二星和三星级认证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分别为26、50和25家,拥有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银级、金级和铂金级认证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分别为3、25和11家,详见表7-4。其中,碧桂园(02007.HK)分别有712、280、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一星、二星和三星级认证。随着可持续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绿色建筑有望在下游需求侧获得更大溢价,绿色建筑认证较少的企业一方面要增加绿色建筑面积,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绿色建筑认证的申请和贴标工作,为企业绿色发展奠定相关基础,增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7.png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八、银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研究报告总体来看,2022年11月以来,监管部门出台多项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以金融手段保证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根据中指院监测统计,自11月以来,已有至少25家上市房企发布配股或定增融资公告。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通过提升ESG实践水平推动实现“内部驱动”,同时行业企业也可通过有效的ESG风险评估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外部驱动”遗留下的风险敞口。房地产开发行业应提升ESG实践和管理水平,以此实现转型期的软着陆,奠定未来可持续发展基础。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应重视环境(E)维度可持续发展议题,增强碳排放管理水平,将减碳和去碳落实到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同时将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发展议题作为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把握行业转型机遇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行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用风险因子,建议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从ESG管理的治理(G)维度入手,在评估自身治理风险敞口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分步骤剥离风险因子,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提升持续经营稳健性。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内容以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ESG表现情况,探索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参与情况和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进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绿色发展与绿色投融资,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在环境(E)维度,重点关注银行在环境管理、绿色金融、绿色运营等方面的表现。其中,环境管理包括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环境风险(气候风险或ESG风险)管理流程与环境风险管理执行;绿色金融包含绿色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指标,以分析银行在中国绿色转型,绿色金融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绿色运营覆盖银行运营过程中在能源管理、污染物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表现,衡量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在社会(S)维度,考虑到银行业在国民经济运转过程中发挥的枢纽和支柱性作用,重点考察上市银行在客户责任、产品责任、社会贡献等议题上的表现,尤其是上市银行在客户权益保障(权益保护制度、客户隐私管理与数据安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乡村振兴贡献等核心指标上的表现,以期全面评估上市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在治理(G)维度,着力评估上市银行在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方面的表现,其中,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董监高治理及治理有效性;内控管理主要涵盖风控与合规管理及反洗钱管理等核心治理指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ESG评级表现来看,在59家上市银行(A股和中资股分别为42家和17家)中,2022年度仍未有上市银行ESG评级达到AAA级,共有8家上市银行获得ESG评级AA级别,分别为中国银行(601988)、招商银行(600036)、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兴业银行(601166)、交通银行(601328)、邮储银行(601658)、建设银行(601939),其中6家为国有大型银行,2家为股份制银行,暂无城商行和农商行获评AA等级。上市银行2022年ESG评级表现较2021年ESG评级表现有明显提升, AA级别上市银行的比例由9.4%上升到13.8%;而A级和BBB级上市银行的比例分别从20.8%和49.1%降低至17.2%和41.4%。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从关键议题表现来看,绿色信贷是银行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立足点,是评价上市银行绿色金融管理的关键指标。2022年度,上市银行在绿色信贷余额、绿色信贷余额增速、绿色信贷环境效益等指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国有大型银行在绿色信贷投放方面表现突出,在59家上市银行中,6家国有大型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总额的比例为77%。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建设银行(601939.SH)三家上市银行分别以2.5万亿元、1.98万亿元和1.96万亿元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列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的前三位。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77.png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从绿色信贷环境效益议题来看,其得分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度,仅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SH)邮储银行(601658.SH)等少数上市银行在绿色信贷环境效益指标上表现较好,得分较高。其中,中国银行(601988)2021年度绿色贷款折合节约标准煤量11,702万吨,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25,380万吨;工商银行(601398.SH)绿色信贷支持项目折合节约标准煤4,738万吨,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9,885万吨;邮储银行(601658.SH)绿色信贷支持项目年节约标准煤1,39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3,152万吨。数据来源:中诚信绿金ESG Ratings数据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从普惠金融管理议题来看,2022年度上市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合计约为118,282.5亿元,平均增速约为29.9%,其中,国有大型银行为发放普惠金融贷款的主体,普惠贷款余额的占比达52%,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各占27%、16%和5%。在6家国有大型银行中,建设银行(601939.SH)以18736.83亿元的普惠贷款规模位居榜首,截至报告期末,建设银行(601939.SH)已有近1.4万个网点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其中普惠金融特色网点2,000余家,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落实银行产品责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总体来看,上市银行ESG表现较2021年整体有明显提升,但未来仍需聚焦重点议题不断发力,在环境(E)维度,持续提升绿色金融管理能力,增强环境风险管理水平,防范物理风险、转型风险等气候风险所引发的各类金融风险;在社会(S)维度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夯实普惠金融管理,推进普惠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治理(G)维度,推动董事会治理多元化,持续强化风控合规、反洗钱管理,守住银行风险防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此外,银行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与经济基本面同频共振,经济需要绿色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持续深化推动绿色投融资业务,创新绿色投融资产品,如在绿色信贷方面探索各类环境权益抵押业务,在绿色债券方面探索资金绿色投向,引导社会资本流入ESG风险更低的绿色投资领域,以满足经济绿色发展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