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ESG报告”丨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超20%,工业大省山东从这三方面划重点

文章来源:大众报业碳交易网2022-09-13 09:35

       编者按: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是指一种通过将环境、社会与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与企业经营,从而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投资、经营之道。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进程稳步推进,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资管行业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ESG”在中国也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社会公开自己的ESG报告。
 
  这个秋天,北方大省山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也是党中央提出“双碳”战略以来,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区域战略。
 
  即日起,风口财经从工业、能源、新兴产业等维度观察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并借用企业“ESG”概念,呈现一份山东的“ESG报告”。
 
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
 
  继中央多次点名“经济大省”之后,勇挑大梁的山东又被赋予重大期许。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山东的目标:
 
  到2027年,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到2035年,山东成功跨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常规性长期性关口,努力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发展动能持续转换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成熟定型,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被委以“北方战略支点”的重任,足以看出山东在新旧动能转化这一长远大计中所承载的厚望。而作为“家里有矿”的工业大省,如何摆脱“大象模式”的经济发展痛病,在传统又笨重的工业领域实现“轻盈转身”,又成为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化最为重要的课题。
 
  自2018年国务院将国内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课题的区域发展综试区批复给山东以来,山东传统动能不断提档升级,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6.7万个;新动能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1.8个百分点,达到46.8%,“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31.7%,数字经济规模增长40%以上,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自2017年山东省工业能耗实现“近40年来首次下降”以来,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超20%,超过国家下达目标。其中,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万元GDP能耗强度下降3.5%左右,达到预期目标。
 
  从“量”到“质”,由“形”到“势”,深化新旧动能转化,工业大省已在路上。
 
优化:传统产业沿链聚合,新兴产业集群培育
 
  山东工业有着门类齐全、产值庞大的雄厚实力,也一度面临产业笨重、转型缓慢的发展诟病。
 
  长期以来,山东主导产业主要是化工、冶金、造纸、机械等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40%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更是远远落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
 
  从能耗水平来看,2020年山东能源消费总量为41845万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4%,能源消费总量全国第一。其中,工业能耗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占比高达75.6%。
 
  因此,“优化”成为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化的重头戏。
 
  《意见》指出,应加快重化工业布局的优化,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促进钢铁、石化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产能向沿海地区园区集中;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非化石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推动建链、强链、补链,丙烯、高端功能化学品等化工产业成为山东重点布局的方向。
 
  从2021年开始,山东以“链长制”为抓手,依托“链主”企业,分行业组建石油炼化一体化、煤基精细化学品、高端专用化学品、氟硅新材料等产业链联盟,培育形成更多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
 
 
 
  2021年上半年,投资97亿元的金诚石化多产丙烯催化裂化及配套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依托丙烯原料,金诚石化开始延伸、布局高端化工产业链条;鲁北集团围绕铝加工主业,阻燃、耐磨新材料等高端化学品铝使企业不断开辟新的市场……
 
  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实现工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在绿色低碳领域不断推进制造业低碳转型,山东宏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氧化铝、原铝向铝业深加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链条延伸,催生产业结构优化,超高强度、超低密度的研发泡沫铝将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将带动千亿市场。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虚拟/增强现实、智能传感器、光通信芯片及器件等领域,以歌尔、芯恩、京东方、富士康、惠科电子等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已经在青岛落地布局;以海信等为代表的青岛本土企业,也在光通信、显示芯片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逐渐到了收获期。
 
  在海洋特色新兴产业领域,山东也正突破海工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基地,加快海洋新材料研发应用,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
 
  此外,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氢能及储能、生命科学、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也是山东要着力打造的工业增量主阵地。
 
赋能:“工赋青岛”模式被全国推行
 
  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赋能产业、抢占未来制高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等方面,《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有利于山东抢抓数字化发展的‘新风口’,在数字经济竞争的‘赛道’上赢得更大发展主动权。”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英在点评《意见》时如此表示。
 
  山东具有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结构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在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版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急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山东坚持“建平台”和“用平台”双轮驱动,全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蓝海、橙色云等4家国家级“双跨”平台与行业特色平台签约合作,打造“共享共赢”生态。聚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材料、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领域,打造120个“工赋山东”典型应用场景,形成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路径。
 
 
 
  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115个省级平台,今年又新储备了160个候选平台,从中推荐的蓝海、橙色云、紫菜云等1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面向制造资源集聚程度高、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培育了11个工业互联网园区,引导区域内企业规模化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曾经的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互联网经济却长期处在“后进生”的尴尬位置,如今的山东,已在工业互联网的风口中抢占先机。
 
  以“海尔”、“海信”闻名的家电品牌之都青岛,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的城市品牌。“工赋青岛”推出的“1+N +X”模式,即打造1个城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落地N个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X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这样一个数字经济核心构架已成功赋能3561家青岛企业,实现了212亿工业产值新增。
 
  目前,这一模式已被复制到安徽芜湖,四川德阳。
 
  在“2022山东工业互联网发展峰会”上,以“工赋青岛”为模板的“云行齐鲁·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成为顶格推动的关键。“作为全省数字经济领域的大品牌,‘云行齐鲁·工赋山东’将承担起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示范的重任,通过整合省内国家级平台各自技术优势,以工业互联网构筑全省数字经济产业底座。”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工赋平台总经理官祥臻说。
 
创新:铸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是创新的策源地,也是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承载者,山东的“工业转型”,必然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发展。
 
  山东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并提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十四五”目标的省份,早期就充分认识到了“专精特新”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上的重要性。
 
  2013年,山东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成为全国较早开展此项工作的省份。近三年,山东省入选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更是实现大跨步增长,从2022年的670家,到2022年的2683家,短短三年时间,山东“专精特新”数量增长3倍。
 
 
 
  截至2021年底,山东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获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7家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3.86亿元,获评企业和资金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在工信部已公布六批共45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山东有109家,位居全国第一位。
 
  从“专精特新”企业到“小巨人”企业,再到国内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已经行成了一条逐渐清晰的企业发展路线。
 
  据了解,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打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领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业,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截至2021年底,山东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72.4%的属于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领域。
 
  根据《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未来山东将重点实施国家重点项目引领、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协同等八大工程,到2025年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家,再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0家,确保走在全国前列。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山东将在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轻盈而坚定的步伐。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