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发展的机会与挑战,国内发展似一张“白纸”就是最大的机会

文章来源:财经网李牧之2020-04-17 15:33

ESG投资要面临的三大挑战

 
ESG投资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主流策略之一。中国ESG投资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入,整体ESG资产管理规模逐渐增长。ESG投资理念在国内的应用主要面临三个挑战。
 
第一,A 股目前的 ESG 投资发展进程相对较为滞后,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从而导致 ESG 评级的覆盖度较低。缺乏ESG高质量数据,难以有效支撑ESG评估模型的构建和投资研究。
 
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为例。2006 年以来,A 股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增长。中国3797家A股上市公司拥有独立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的公司一共有945家(2018年报披露数据),整体披露率25%。
 
由于企业缺乏 ESG 信息披露的统一框架和健全的指标体系。我国当前还未针对 ESG 信息披露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披露政策与指引主要还是体现在社会责任报告上。与此同时,信息披露的真实可信,这需要监管、第三方审批机构、会计机构等的协作。
 
目前在我国,获取被投资对象(主要是公司形态的各种企业)的相关信息还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关于ESG相关信息披露的专门要求,一些则散见于各部门法和一些规范性文件中,如《证券法》、《劳动法》或者协会等指引等。或是有一些企业自愿进行一些信息披露,但披露意愿不强、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第二,海外通用ESG评估体系在中国市场不完全适用,如何完成本土化改造是很大的挑战。目前 A 股市场上较为广泛应用的 ESG 评级体系为第三方评级机构提供。
 
目前,MSCI、、富时罗素等海外机构是ESG评级体系的领导者,随着A股纳入MSCI指数,MSCI也在加强对A股重点公司的ESG评级覆盖,是目前国际市场主流投资人最接受的评级机构。以MSCI为例,目前MSCI已对A股282家公司进行评级覆盖,主要集中在权重股中,对沪深300的覆盖比例达到75%。MSCI 将 ESG 指数分为三类:综合、价值和影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 ESG 指数体系。MSCI ESG的体系,具体的指标做出的评级或者策略,不可能在中国同样有效。
 
根据的研究报告分析,中外机构的评价体系的差异主要有:(1)参考信息有差异:MSCI等海外机构重点参考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数据和消息,同时也会使用大量的另类数据;而国内机构主要参考企业年报和官方社会责任报告。(2)评级模型的权重差异:海外机构对于碳排放给予较大权重,因此能源行业的环境评级普遍较低,而国内的部分机构则采用行业中性的评级原则,有助于区分高能耗行业中不同公司的ESG表现。
 
目前,国际ESG评估框架很难兼顾特定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市场的发展条件和本土特定问题,发达市场的标准往往有别于新兴市场,国际评估机构缺乏对当地市场深入研究的覆盖,主要问题包括语言障碍和数据质量等。
 
第三, ESG因子对A股市场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性未经充分研究和验证,即缺乏全市场层面的因子有效性验证。
 
Eric在对话金融界时表示:“我了解较多的是大部分产品都是泛ESG概念,其内里的“黑箱子”外界看不到。也就是说,外界并不知道产品投资模型和因子权重如何设计的。目前ESG 的应用以负面剔除为主,正面选择优质标的很少。”
 
ESG投资策略已经在其他新兴市场中被证明可以带来明显超额收益,其内在的逻辑在于:ESG评级较高的公司比同行更具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可能源于其对资源更有效的利用、更好的人力资本发展或者更好的创新管理。ESG投资虽好,但如何落地本土才能有效契合我国国情,仍有待参与者的探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